阿拉博顧問-服裝精細化管理專家
30年前,低廉的人工成本,優厚的招商引資條件,使中國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成為歐美、日、韓及中國香港、臺灣等經濟體實現低端產業鏈(主要為代加工、“三來一補”)轉移的最佳對象。而彼時剛開始施行改革開放的中國,大量農業人口涌到東南沿海城市,成為廉價的產業工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受雇于代工企業。
30年來,代工模式吸納了數以億計的勞動力,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源動力之一,造就了富士康、偉創力、華堅、裕元、仁寶、比亞迪(002594)等“代工帝國”。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08年。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后,隨著海外經濟的不景氣,中國代工企業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返。合俊、利達等知名代工企業的倒閉傳達出一個信號,低效、低價值的產業模式已逐漸不能適應中國向產業鏈高端發展的大方向。如今,一些企業徹底放棄代工投入其它產業;另一些企業正面臨著轉型的陣痛;還有一些企業堅持走在代工的路上,并保持著持續的高速增長。
代工企業告別黃金時代
代工陣營的堅守者
近來,好多朋友一見到樊友斌,就趕忙上前握住他的手,說要沾一下喜氣。因為這雙手是被溫總理握過的。樊友斌是順德愛斯達服飾有限公司執行董事,10月13日溫家寶總理來廣東調研中小企業發展情況時接見過這位年僅31歲的年輕人。
2008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力成本增加、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大山壓向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代工企業,多數企業的日子過得如履薄冰。這家位于“中國牛仔第一鎮”均安的牛仔褲生產企業卻連續三年保持了70%以上的業績增長,讓同行們心生羨慕。
如今這家職工總數不足400人的牛仔服裝工廠年產量約150萬件,今年1月至10月的產值已經過億,而其2010年全年產值為7654萬元,同期增長將近50%。業績逆市增長靠的絕不僅僅是運氣,樊友斌也在思索和總結愛斯達幾年來走過的路。
一眼望去,很難將樊友斌與一個工廠老板的形象聯系在一起,剛過而立之年的樊友斌打扮時尚、瀟灑俊朗,看起來更像某部韓劇里的陽光大男孩或某個時尚品牌的設計師。其實,他是代工產業的“老江湖”,2004年就開辦了自己的工廠。開始幾年,他像大多數服裝廠老板一樣,輕松地接著訂單,生產車間里堆放著一摞摞的半成品和成品,雖然雜亂無序卻可保幾百人按月領工資,足以讓老板清閑度日。
變化發生在2008年。當時,有段時間,樊友斌怎么都覺得自己的工廠“哪里不對勁”,但到底哪里不對勁自己也說不上來,于是他到同行的工廠里考察,發現大家都是一樣的。他又到別的行業去考察,如汽車、電子等生產工廠。在豐田的制造廠里,看到豐田的生產線井然有序,他終于頓悟了到底“哪里不對勁”,是雜亂無序的車間、動作不標準的工人、低下的生產效率不對勁。在考察了行內外許多工廠之后,這位年輕的老板決定改革自己的工廠。
2008年愛斯達正式與阿拉博顧問公司合作推行6S現場管理(6S現場管理的核心是徹底區分要與不要的東西并進行處理,是國際上最先進的現場管理工具和現場管理方法之一。起源于日本,以豐田為代表,在中國,海爾是6S管理的典范)和豐田的精益生產模式(其核心是不多不少不快不慢,認為生產工序的每一個環節正確的動作只有一個)。先進的管理模式并未被工人們接受,他們認為“老板腦子有病,是個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紛紛辭職轉去別的工廠,愛斯達的工人一度從480人減少到380人,樊友斌很難過,但他堅持了下來。堅持的結果讓他倍感欣慰,不僅生產環境變得干凈、整潔、有序,生產效率也大幅度提高,經過一個半月的調整,到2008年7月19日,愛斯達單件流水生產線開始運行,第一條牛仔褲19分鐘下線,之后每間隔78秒就生產一條成品,現在這個時間進一步縮短到60秒,而且僅用了一個半月公司就多了400多萬元流動資金。生產效能提高了30%,工人工資也增長了30%,曾經離開的工人慢慢回流,工廠又回到之前人員興旺的樣子,只不過再也不是原來那個雜亂無章的牛仔生產工廠,而成為一家令“客戶來走一圈一定會下單”的科學管理的現代企業,也成了同行業爭相效仿的標桿企業。2011年3日,在第五屆均安國際牛仔博覽會上,愛斯達又獲一獎,被評為“均安牛仔產業集群十大綠色牛仔最具優勢企業”。
盡管幾年來業績一直大幅增長,愛斯達也同樣經歷著原材料、人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巨大壓力,“多年來產品的價格基本沒什么變化,但原材料價格是之前的兩三倍,最低工資比去年上漲30%,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去年中的6.8到如今的6.3,服裝制造業的利潤只有3%-4%?!狈驯笮闹械陌駱邮锹撓氲牧鴤髦竞秃柕膹埲鹈?,他欣賞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敢為人先的精神,他們創立了民族品牌,是中國企業家的驕傲。他也有自己的品牌夢。不過樊友斌對品牌的理解不是產品上的一個標簽那么簡單,“品牌應該是一種文化的積淀,一家公司、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品牌,我現在更傾向于致力把愛斯達這家公司做成一個(專攻)代工的品牌企業。而且我們現在有自己的設計研發團隊,有自己的貿易公司,當我們把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好,到那時候品牌也就是打上個標簽的問題?!狈驯笠恢痹跒樽约旱钠放拼虻鼗矔^續堅持走代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