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對時尚的獨特感悟,女設計師回溯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神奇年代,因為改變時尚,也相當于改變著裝的方式。時尚教主Diana Vreeland曾于1963年至1971年擔任美版《Vogue》雜志的主編,是她首次使用“青年震蕩”(youthquake)和“青年震蕩者”(youthquakers)一詞。因為時代在不斷變化,發起這場時裝革命的時尚男女的身體、容顏、姿態和個性亦會發生變化。這場變革就像一次地震,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著裝方式。時尚開始成為人們質疑的對象,但它亦在不斷創新,以此講述一段新的故事,包羅萬象卻又充滿對立。1966年9月12日,一群身穿迷你裙的年輕女孩手持寫有“Mini skirts forever”(永遠的迷你裙)的招牌出現在Dior迪奧精品店門口(如照片所示),時任Dior迪奧創意總監的馬克·博昂(Marc Bohan)以此為靈感,設計了Miss Dior系列,對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構思的女性形象展開新穎詮釋。Maria Grazia Chiuri則另辟蹊徑,她并不期望把整齊劃一的造型帶回這個系列,而是借此來向我們傳遞她的觀點:個體是超越性別差異的存在,權利與責任的平等則是這個時代最為重要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