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胖網友感嘆買衣難
前不久,小敏在自己的微博上訴苦:今年街邊女裝店滿目的熒光色,雖然五彩繽紛,款式卻很單一,駕馭不了熒光色的人傷不起。這條微博引起不少網友的共鳴。
家住藤橋的小敏,今年26歲,是一名小學教師。她屬于微胖身材,所以穿淺色或太過艷麗的顏色就會顯得更胖。“往年一到夏天就比較擔心,因為天氣熱,亮色衣服特別多。不想,今年熒光色當道,逛了一下午,除了熒光還是熒光,款式也很單一,上衣不是泡泡袖就是娃娃裝,略帶設計感的衣服很難見到。”
除了微胖姑娘有微辭,“黑美界”同樣感嘆衣服難買。“不是任何‘黑美’女性穿熒光色都能有吉克雋逸的效果,走了大南商圈的十幾家店鋪,80%的衣服有重款之嫌,且款式單一,質量又不及往年,很容易‘劍走偏鋒’穿出山寨的效果。”愛在街鋪淘女裝的小蓉如今逛街經常收獲寥寥。
原來是廠家出新不給力
循著市區春暉路、虞師里、女人街等女裝街鋪較集中的路段,記者隨機走訪了三四十家女裝店,發現以熒光色為主的款式在店內占七成以上,一條街上一款熒光色雪紡襯衫隔家店鋪就能找到同款。一名登選坊的女裝店主道出了難處,雖然往年都有一個流行主題,但像今年這樣對熒光色如此狂熱還真少見,“前幾次進貨都很困擾,一邊是客人對熒光色的單一款式感覺膩味,一邊批發商提供的款式是清一色的熒光。”
據一名從事多年韓版女裝批發的店主金女士透露,溫州的批發商多從廣州進貨,也有些零售商除了從本地拿貨外,會從廣州、上海、杭州淘貨。每年除了確定一個流行元素外,廣州的服裝廠商還會設計打版出其他個性款式,一周至少出一種新款。
由于去年底經濟下滑,中高端服飾的購買力減弱,廠家與商家都不敢備存貨,導致年初溫州本地批發商從廣州訂貨一度出現缺貨狀況。廠家由于工人緊缺外加經濟不景氣怕積壓,最后只能怎么流行怎么來,質量也大不如前,稍具個性、質量好一點的款式幾乎不敢出。“熒光色服飾跟風于韓版服裝,近幾年一直很流行。現在看到的款式大同小異,都是廠家互相跟風模仿來的。”金女士說道。
“客人出手不大方了,導致店家四處淘貨的積極性減退,怕價格高的被壓貨,只能挑簡單便宜的款式進,這樣一來就影響了廠家推陳出新的積極性。這其實也是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反應。”在廣場路從事四年女裝批發生意的項女士概括道。
不過金女士表示,立夏后廠家的出貨情況在慢慢改善,熒光色的熱度在批發市場里有冷卻的跡象。相信不久后,街上的流行元素又會豐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