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正在舉辦一個只有牛仔單品的展覽。展品不多,只有牛仔外套、牛仔褲等款式,但每件單品仔細注明了制作工時、制作人數以及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在這些展品中,一個藝術家用了 14 個小時制作了一條由硅樹脂和油漆裝飾的牛仔褲,另一條用羊毛氈做裝飾的牛仔褲耗費了 4 名藝術家 50 個小時。其中一條波浪狀的帆布牛仔褲則共讓 5 位藝術家用縫制掛毯的針編制了 1080 個小時。
這個名為“慢牛仔”的展覽,由時裝設計師 Faustine Steinmetz 帶領她的團隊完成。
“我發現現代社會的消費關系是錯誤的。我們不再為那些我們喜歡的東西掏錢,我們也不再買可以一直保留使用的東西,相反,我們消費只是因為有些東西足夠便宜,或者容易買到,任何東西都可以被丟棄。而我的這個展覽就是對這種消費行為的一種反駁。”Faustine Steinmetz 解釋她的策展動機時說。
巴黎出生的 Faustine Steinmetz 在圣馬丁完成碩士學位,畢業后在 Jeremy Scott 和 Henrik Vibskov 工作。2013 年,她成立自己的同名品牌,最擅長用牛仔做設計。
Faustine Steinmetz 素來是“慢時尚”的推崇者,“可持續發展”也一直是她在設計時糾結的問題。
今年在接受 Vogue 采訪時,她說這個問題“讓她快要瘋了”。“最初,我真的想要成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時裝品牌,但做了一些研究后,我得出的結論是——沒有什么是可持續的,你只能做到更有社會責任。” Faustine Steinmetz 說。
這倒的確不假,用時裝工業來討論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基本上就是個偽命題,當然最虛偽的還是快時尚公司每年都在發布的《可持續性報告》。
對于擅長用牛仔面料來做設計的 Faustine Steinmetz 來說,她能做到的“更有責任”就是在她的系列中盡可能能回收的牛仔面料。她以往的幾個系列名字——Cheap Monday、Slow waves多多少少能讀出環保的意思。并且,Faustine Steinmetz 也不鼓勵過度消費,比起花同樣的錢買三件便宜貨,她更鼓勵消費者投資一樣物有所值的時裝。
這次“慢牛仔”展覽選擇她拿手的牛仔面料來創作,也是因為“牛仔是時尚行業里很有代表性的東西。人人都擁有,并不昂貴”。
“每個人的衣櫥都有這些單品,當然這些作品也是藝術家一針一線分制而成。” Faustine Steinmetz 說 ,“為什么一條我們平時穿的牛仔褲就不能和一條高級定制的裙子相提并論呢?難道它們的命運就是被快速消費后丟棄?”
不過,話又說回來,牛仔已被潮牌 Vetement 帶到了巴黎高級定制時裝周耀武揚威了,Faustine Steinmetz 想要用牛仔來制造的反差意義恐怕不那么新鮮。更何況,“用時尚來反時尚”,力量相當有限。
題圖和文內圖來自:wonderlandmagazine.com、i-d.v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