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商城CEO向億邦動力網獨家表示,其英文網站主要面向全球華人,但并非大眾市場,因此不可攀比國內電商規模,前景也十分有限。對此,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之一博斯公司(Booz & Company)大中華區總監Adam XU在億邦動力網主辦的第七屆網上零售年會上指出,歐洲電商市場的確與國內存在較大差異,國內的主流電商仍處于草莽階段,而國外傳統零售品牌的市場非常強勁,其線上市場份額占比超過傳統電商。
Adam XU從以下五個維度分析了國內與歐美電商的具體不同:
一、歐美電商市場已經進入到10%到20%的穩定發展期。
如美國去年大概為10%的增長率,法國接近20%,連同德國和英國,構成是歐洲最大的電商市場。盡管電商市場增長率同傳統企業相比非常之快,但與中國去年130%的網上零售增幅相去甚遠,難以用同一數量級去衡量。
二、歐美的電商市場非常分散。
電商企業的市場份額在整個網上零售前十名占比非常小,而零售商、品牌商、傳統企業在互聯網的份額則更高。例如美國網上零售前十名中,電商企業僅2家占31%,其余的幾乎全是傳統零售企業。歐洲更加分散,排在亞馬遜之后的是奧托集團。在此基礎之上,傳統企業運用他們的物流和網絡已經迅速占據了互聯網領域,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國外的市場更側重長尾市場而不是價格。
國內電商以價格為導向,成本優勢明顯。而在國外,更多的不以價格為主導,而是通過提供更多的選擇來服務客戶。歐美網上零售呈現的成百上千的SKU,都主打小眾產品,且相對集中。在海外從業者眼中,中國電商是折扣市場;而西方更偏向于長尾市場。
四、國外的消費者大多是主流消費者,對品牌更加忠誠,購買力更高。
其中歐美地區網購滲透率能夠達到七成甚至八成,網購行為更成熟,電商只是作為另一種服務方式。相比之下,國內網購人群集中在80后和90后,由淘寶培養出來,購買力低,但擁有自己的網購語言和節日,購買習慣較好。由此可見,網購是文化現象的折射。
五、市場環境的差異化。
國內的電商在玩草莽市場,在中國這樣超大城市的環境里,集中送貨的物流成本B2C更低。而國外則是傳統零售和現代互聯網碰撞出的火花。除了零售傳統企業市場度非常高之外,他們的物流成本比國內偏高。
除了上述幾點差異外,Adam XU還強調,歐洲并非單一化的歐洲,其每一個國家及區域市場都需要去了解消費行為,跨境市場是歐美的小眾市場。他建議外貿電商為了吸引主流網購客戶,需要采取新的競爭方式,尤其是在社交網絡、數據驅動和用戶生命周期方面,提升每個環節的能力。
據悉,博斯公司于1914年由艾德文·博斯(Mr. Edwin Booz)創辦,是當今具有最悠久歷史的管理咨詢公司,首創了“管理咨詢”概念;是全球惟一一家同時為全球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提供咨詢服務的頂尖管理咨詢公司。其業務范疇涵蓋消費品和數字行業,擅長制定中國市場進入戰略及增長戰略、銷售及分銷戰略、運營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