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電子商務日益成為我國貿易流通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牌、紅豆集團投資建設的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于2011年底在無錫正式啟動。目前入駐交易中心的棉紡企業已經達到1058家,進行交易的829家,累計交易額25億元。
塑造紡織行業 交易嶄新平臺
作為江蘇省、無錫市的重點建設項目,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注冊資金2億元,旨在通過整合國內外紡織材料市場資源,采用現代化電子商務手段,搭建集線上交易、質量監察、信息咨詢、代購代銷、宣傳推廣、倉儲物流、結算融資、信用評級于一體的一站式第三方電子交易和服務平臺,實現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的有機融合,塑造紡織行業交易新平臺。
中國紡織材料交易市場得到了當地各級政府以及行業的大力支持,2011年獲得無錫市加大支持企業政策扶持資金60萬元,今年江蘇省現代服務行業又提供150萬元的資金支持,這些資金鼓勵對一個新辦的電子商務交易市場提供了很好支持。
該交易中心可以提供紡織行業電子商務全面解決方案,擁有現貨掛牌交易、現貨競價交易、現貨連續交易三大交易模式。據交易中心的副總經理尤建新介紹,該中心2013年的工作思路是加大市場成長力度,整合行業資源,加快創新業務模式,結合新型采購模式,并且加強專業化團隊建設。另外不管是客戶的風險還是平臺風險都要加強風險控制,規范內部管理。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將依托紅豆集團等在國內紡織服裝行業的影響力優勢,發揮雄厚的基礎資源優勢,為做國內更好的紡織行業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而努力。
同時,發展過程中,交易中心始終把團隊建設放在首位,大力引進國內外專業技術人才,為中心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目前,團隊共有人員42人,其中專業顧問2名、海歸專業博士和碩士4名、本科以上專業人員占85%。今后的發展中,交易中心仍將著力引進專業型人才,為交易所的茁壯成長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
開拓交易模式 籌謀跨越發展
今年5月,中心三大模塊之一的現貨掛牌交易額突破2000萬元,累計突破2億元,入駐棉紡企業突破1000家。交易中心在好的發展形勢下仍不忘總結經驗,查錯補漏,快速完善配套服務細節,同時,交易中心全體員工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全面提升各項業務能力。
在原有模式基礎上,中心加速開發現貨連續交易模式,并在10月17日正式上線。7月,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成功當選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理事單位。9月,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主辦的“2012中國服裝電子商務發展論壇”上,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榮獲“電子商務示范單位”稱號。12月,在無錫市電子商務協會成立大會上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當選為常務理事單位。
“在傳統的紡織行業推出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建立交易市場對整個行業有著積極意義,將會推動整個行業轉型升級。”尤建新說,“對于目前紡織原材料的價格波動,能通過我們的交易模式為我們的采購企業、銷售企業等交易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我們準備跨越式發展,從大的范圍來講,江蘇是中國的紡織強省,江、浙一帶作為全國紡織產業重要基地;從小范圍來說,紅豆集團周邊有很多紡織服裝企業,能帶動周邊,服務周邊。交易中心是結合企業優勢和地理優勢于一體的交易平臺,已經走在了行業時代的前列。”
創新發展戰略 打有準備之仗
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為擴大市場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略準備。據了解,2012年策劃的“三大戰役”已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果。紡織企業新春小型座談會是“三大戰役”的開局之戰。
該中心趕在上線之前進行摸底和初步曝光,為上線做足鋪墊,這是第一戰役。緊接著,一場聲勢浩大的上線開鑼儀式,掀開了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的神秘面紗,在紡織行業內激起了不小的波浪。
行業協會領導、行業專家、經濟學家、B2B大宗電子商務研究專家、大宗電商平臺負責人、紡織原材料企業等就有關這一行業新型模式展開激烈探討,把氛圍推向高潮的同時也把中心推到了行業各界人士面前,這是第二戰役。借著開業的余溫,中心趕赴北京召開酒會,參與嘉賓和企業代表暢所欲言,對平臺模式進行了肯定,這是第三戰役。
在江蘇省、浙江省10月份成功召開兩場推介會的基礎上,2012年12月15~16日,“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現貨連續交易推介會”南通分場在江蘇南通成功召開,來自南通冠達和岔河市場的紡織行業的60多位貿易商、采購商、供應商參加了會議,與交易中心展開了廣泛、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總經理孫國祥表示,通過現貨連續交易模式,可以為紡織企業提供一個回避價格風險、實現資產保值的專業平臺,對于紡織行業實體貿易具有重要的促進價值。
完善服務體系 推動市場發展
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通過不斷完善與提升服務質量,讓交易商體驗到實實在在的服務。登錄中心網站,交易商們可以見到“中紡商城”欄目。在這個欄目上,交易商們可全方位展示企業產品和企業文化;中心平臺幫助企業進行產品推廣,并提供網絡廣告、搜索結果排名優先等增值服務。
中心盡可能在網站上詳細公開交易流程和交易規則,解答客戶操作過程中的疑惑,及時排除交易商的顧慮。交易商通過網站中的“資訊中心”欄目,可以及時發布宏觀信息、市場行情、市場動態等信息,并建立短信平臺,為客戶打通信息傳遞通路,第一時間接收到這些信息。同時,中心還著力打造專業的信息分析團隊,提供行業現貨市場行情分析、行情指數、投資分析等信息增值服務,為客戶交易投資提供參考。
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與蘇州檢驗檢疫局綜合技術中心建立合作關系,檢驗水準達到了國際檢測實驗室水平,具備了向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出具第三方公證檢驗的能力,為商品質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與越海全球物流、青云物流、華瑞物流合作,通過其 “一站式供應鏈管理模式”,為客戶提供第四方倉儲物流服務。
隨著以上服務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心還將致力于結算融資服務的開發。為企業提供第三方線上支付的結算服務,公平的維護交易各方的合法利益,同時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低門檻的融資服務。
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尤建新告訴記者:“每年紡織材料交易額達到數萬億元,現在的大宗商品電子商務行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紡織服裝行業雖然是傳統行業,但相關的企業老總或者接班人都在朝著年輕化發展,社會現狀對網絡交易趨勢很看好。尤其我們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因此對紡織電子商務行業未來發展很有信心。”
圍繞“建設成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最具權威性的紡織服裝材料交易中心,領跑中國紡織材料市場,爭當全球紡織材料交易行業的定價中心”的目標,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以現代管理技術為支撐,加強與原料市場的信息交流,暢通原料采購渠道,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整合錫山及周邊地區的紡織資源,發揮集群優勢,促進物流倉儲配套發展,借助現貨專業市場集中交易、信息規模的優勢,將建立廣州、福建、浙江、江蘇、河南和山東六大市場,在全國形成強有力的輻射,為打造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紡織材料行業交易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信用中心、定價中心、物流中心而不斷努力。
“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是從事紡織行業電子商務的交易平臺,目前的經營范圍主要包括紡織原料的交易,倉儲物流的管理,會議、會展、培訓等相關服務以及經濟咨詢類服務。2013年中心還會增添一些會議、培訓類的服務。”尤建新說,“明年交易中心的發展重點是繼續圍繞現貨交易,將其逐步規范,完善流程,并著重開展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創新交易模式。2013年中心的交易額目標是達到100億元,2014年達到300個億元,2015年達到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