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思科系統公司經濟研究機構報告顯示,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將于2015年預計達到1.4萬億美元。如今海外市場豐厚的收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企業開始實施海外擴張戰略,面對這樣一塊甜美可口的蛋糕,我們的服裝企業究竟要如何下口呢?
服裝行業優勢大
ac尼爾森公司曾經發布過一份報告,在線購物的調查中,網民近期打算采購的產品會是什么呢?結果匯總下來,排名第一的是圖書,第二就是服裝和鞋類。調查顯示,大約36%的消費者首選項是服裝。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美國服裝品牌已經開始把電子商務作為開辟國際市場的利器,j.crew 率先通過電子商務來帶動其國際增長,從而獨樹一幟。美國名牌“lamade”(洛城制造)選擇網上首發正式登陸中國。gap也把海外電子商務作為其總體復興計劃。” 品牌開拓海外市場,對于其自身的發展來講,可以助其開拓新市場和新業務,從全球互聯網的增長中獲利。
據海貿會創始人劉智勇介紹,目前從事外貿b2c的行業,大都是一些具有高附加值的行業,比如服裝、家具、燈飾等,最適合進行海外貿易。“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件在外貿b2c網站上銷售的定制婚紗,價格可能在200美元左右,但其成本可能只有200元人民幣,其中的利潤空間,能夠彌補外貿高昂的物流成本。”
ebay中國區業務部總經理承丹丹表示:“服裝鞋帽類產品是ebay上最熱銷的類別之一,擁有大量的買家群體,國內的服飾品牌將在這里尋求到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運營門檻絕非高不可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外貿的爭奪戰中,服裝行業當然不能置身事外,佐丹奴、凡客誠品等開始開展國外運作,情況喜人。但大部分品牌由于語言和文化背景的限制,雖然已經把外貿網站建設好,卻不能夠很好地開展其海外營銷推廣業務。
“怎樣才能成功進軍國外市場”、“海外客戶究竟喜歡什么樣的產品”、“他們有什么上網習慣”、“通過什么關鍵詞搜索感興趣的產品”這些都是準備踏入或剛剛踏入外貿市場的國內外貿企業,遭遇的各種“家常便飯式”疑難雜癥。
“無論是在國內做電商,還是在全球做電商,其實原理都是一樣的。”借賣網ceo劉向東表示,雖然可能在一些細節方面,比如描述、物流、規則等由于每個平臺的不同導致有細微差別,推廣起來會遇到困難,但是靜下心去研究,任何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業內人士建議,做好外貿網站有三點尤為重要。首先,對于推廣的地區制作不同版本的網站。一般而言在海外的推廣必不可少的就是英文版本,但如果只是針對某一個國家推廣外貿網站的話,此時使用相應國家的母語則是上佳之選。
其次,對于國外搜索引擎的分詞技術要有一定的了解。同一種事物在不同的國家可能要使用不同的單詞,如果這些細微的差別抓不住,就算產品再怎么物美價廉,但因為消費者不知道,也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銷售。
再次,對當地的法律和政策要有相當的了解。因為外貿網站建設會涉及到商品買賣以及線下的物流配送,因此要熟知當地的相關法律法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機遇與風險并存
中國服裝品牌進軍國際電子平臺,可以想象,如此豐富且價格優惠的商品對于國外消費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電商企業服務國內消費者及運營實踐經驗的累積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國內消費者對于電商企業提供的支付、物流、售后等服務的要求遠高于國外消費者。由于國內社會的信用環境、地理環境、商家競爭環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國內消費者對于資金安全、貨物配送安全、商品售后服務等方面非常看重,由此衍生出了支付寶擔保交易、免運費等中國特色的電商配套服務。
劉向東提醒對于想做外貿電商的品牌,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打基礎的過程,“開店初始期間是非常重要的,或許這段時期并沒有很高的交易量、收益額,但一定要穩重踏實,把信譽做高。”另外,他還表示,做任何電商都一定要做專,從店鋪定位,比如拍照、描述都要整體打造。
雖然國內的運營經驗無法照搬國際市場,但是相信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在本土運營累積的豐富經驗,為其國際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對于中國電子商務企業來講,開拓國際市場必然會面臨很多新的難題。文化和習慣差異、跨國服務復雜性、市場品牌推廣、售后服務等等,這些難題都會影響到中國電子商務海外擴張的順利進行。
艾瑞咨詢分析師張艷平認為,面對機遇和挑戰,中國的電子商務企業必須及早做好準備,揚長避短,為未來的國際化擴張打下基礎。從發展方向看,服裝品牌可先選擇進入市場情況差異不大的亞洲市場,通過建立合資企業或者投資收購的形式進行,根據當地市場的情況進行運營方面的調整,待進一步積累經驗和資本后,再進入電子商務較為發達、競爭較為激烈的歐美市場。正確利用機遇和解決困難是中國電子商務企業海外擴張之路順利進行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