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就達到了6.3億,同比增長14.5%,非常可觀的數字。
日前,隨著各大電商企業財報公布,幾家較具有代表性的跨境電商企業2017年數據出爐。
跨境通的營業總收入位居榜首,達140億元,其中的凈利潤也非常可觀。從產品品類的營業成本上來看,服飾家居品類成本達1,2億元,占營業成本17.53%,同比增長48.54%;電子品類成本達52億,占營業成本74.80%,同比上漲60.21%。
根據財報顯示,跨境通營業收入上漲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供應鏈管理體系優勢以及Amazon、eBay、aliexpress、Wish等第三方平臺渠道的跨境出口業務;依托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和大數據精準營銷能力,在第三方電商渠道開設店鋪,有效增加了該公司的營業收入規模,提升了經營的邊際效益。報告期內,其跨境出口第三方平臺營業收入達到555,861.20萬元,占跨境出口業務營業收入的42.82%。
據了解,該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自主IT研發團隊,能夠高效管理交易和應對市場變化。同時,公司自主研發品牌產品,通過數據分析,根據市場需求,確定產品設計;通過規模化控制生產成本,形成一定的競爭優勢。
從增產率來看,傲基增長率最高,達68.48%。其財報分析,傲基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國外消費需求的持續提升及國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報告期內,該公司服飾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 5.1億元,較上期同比增長49.08%;家居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較上期同比增長124.72%。
相較于前兩者的出色表現,擇尚科技在上述整個類比中劣勢凸顯。通過數據表格可知,擇尚科技的收入增長率及凈利潤均處于最低,這其中的原因在于:擇尚科技對業務渠道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大幅縮減 wish、速賣通等平臺的低價鋪貨銷售,最終導致其銷售收入同比下降 59.41%。而這也是其收入增長率下降的主導因素。
此外,跨境電商除了加強自身建設外,還收到外部市場、政策等的影響,如跨境電商除了關注主流市場,一些新興市場有待發展。如東南亞、南美、非洲等市場處于初級階段,拉美、中東歐、中亞、中東、非洲為快速增長新興市場,跨境電商發展市場仍較廣闊。
而隨著俄羅斯、巴西、印度等新興國家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新消費需求誕生。這一社會環境對中國出口跨境電商是利好。
海外跨境電商市場活躍背后,離不開國際政策差異化帶來的機遇。去年,中國大力支持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將跨境電商監管過渡期政策延長一年,采取先試點、逐步推廣策略,逐漸完善稅收、監管方面制度,極大推動該行業快速發展。
同時,發達國家相關利好政策和戰略,為中國跨境電商帶來巨大機遇;新興國家輕工業不發達,這正好與中國制造產業形成特征互補,選擇新興目標市場是中國企業發展跨境電商新商機。
2018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曾表示,跨境電商將成為世界貿易主要形式,不要讓貿易保護主義干擾跨境電商。
與此同時,也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經貿一體化深度融合,跨境電商作為依附于互聯網發展的國際貿易新形式,呈現出巨大發展潛力。為中國經濟貢獻出絕對重要部分。
隨著我國出口量的增加,出口退稅也是國家給到給個出口企業的很大的福利。將中國商品銷全世界,這絕對是中國所有做貿易的人共同的心聲。跨境電商在這出口的重要位置中,跨境電商出口退稅方面,也是得到了國家有利的支持于厚愛。快郵口岸跨境電商出口退稅可以幫助跨境電商群也合理正規化經營,幫助其陽光化結匯。退稅也更大程度的幫助企業增加競爭力,降低商品成本,提高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