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紡織業觀察家認為,肯尼亞的紡織品進出口貿易欣欣向榮,但該國必須提升棉花種植技術,加大投資于現代化生產設施,才可以充分發揮紡織業的龐大發展潛力。
在肯尼亞進口紡織品市場占有主導地位的中國內地貿易公司,充分利用肯尼亞與美國的緊密貿易關系,從而受惠,并以肯尼亞為轉口地,積極拓展新興的東非市場。
不過,肯尼亞紡織業的當務之急是解決能源成本高企問題,從而減低生產成本,才可在環球市場占一席位。
近年來,肯尼亞的紡織品出口增長強勁,令人刮目相看。美國于2000年實施的《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旨在改善與非洲的貿易關系,對肯尼亞的出口確實大有幫助。
《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有一項條款,訂明限制從第三國輸入布料,以免影響肯尼亞的貿易利益。不過,由于肯尼亞的布料供應不足,因此未有落實這項條款。
條款有效期原于9月屆滿,但效期已于8月延長至2015年9月,正好與《非洲增長與機會法》的屆滿期相同。
《非洲增長與機會法》對肯尼亞的紡織品出口有重大推動作用,令該國的職位有所增長。舉例來說,在肯尼亞出口加工區內設廠生產的中國內地、印度及印尼廠商,聘用約30,000名肯尼亞員工。出口加工區位于阿西河,是首都內羅畢以外的礦業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