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巨頭寶成的越南廠,3月23號發生的數千人罷工事件,終于落下帷幕。不過這已是寶成在越南7年來遭遇的第5次大規模罷工事件。看來,工廠在越南活著,也真不容易。
這次的罷工,與2016年暫緩實施的人事新制是否有關目前尚不清楚,據越南媒體的報導指出,這次罷工,原因是員工反對新的工資分級制。
寶成表示,此事件并未對集團生產作業及整體營運造成重大影響。
三年前的小“預言”
三年前,當時有一家廣播電視臺的記者就中國鞋業向東南亞和非洲轉移問題對我做了一段語音采訪:
“目前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發展勢頭還是很猛,但成本也是在逐漸上升,終有一天會到達臨界點。個人認為可能在5年左右,其人力成本便會感到較大壓力...華堅集團在非洲的鞋業布局,指引了未來鞋業轉移、發展的一個方向,它其實是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的”。
而在不到三年的時間,東南亞便薪資飛漲,罷工事件層出不窮。而華堅集團目前在非洲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
近兩年來,越南第一大外資來源國南韓,便發生過好幾例韓商資方不堪虧損,突然關廠跑路的案例。
動作太快,工廠根本來不及反應
“不管什么理由,這次結束,下次還會再發生,一點點不滿意,他們就是罷工。”越南一家臺廠主管指出,“反正這里就是罷工從來沒停過啦,勞工權利意識很強,加上工會的設計,讓動員非常快,每次罷工事件發生,政府又都站在勞工那一邊,也等于鼓勵勞工勇于罷工。”
越南每一家工廠必須組織工會之外,每一個省的勞工又都參加外面以家鄉的省為單位的工會,“他們經常互通聲息,很快就可以動員,也有充份的資訊讓他們可以經常比較每一家工廠的薪資,別家高一點點就跳糟,不然就是罷工要求比照。”
工資上漲幅度太快,工廠活著不易
2018年越南基本工資調漲6.5%,是過去十多年最低的調幅,但過去每年大多以兩位數剛性調漲,以致越南基本工資在過去20年來已經上漲超17倍。外商薪資雖然都高于基本薪資,但政府每年調升基本工資,員工便要求資方以同樣調幅加薪。
而對廠商負擔造成的最大壓力,是社保三險的分母愈來愈大,讓廠商的負擔越來越重。
越南政府從2016年起,逐步將本薪以外的津貼納入社會保險的投保薪資計算,雇主的負擔陡增。且越南社保保費高達員工投保薪資的32.5%,遠高于區域內其它國家(3%-6%之間 ),其中由雇主負擔22%。
越南政府更進一步,規定從今年一月一日起,員工的所有所得,包括獎金,全部納入投保薪資,對制鞋業和成衣業這兩種勞力最密集的產業沖擊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