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紡織城藝術區,知道的人恐怕還不算太多。這個藝術區在原西北第一印染廠廢棄廠房上改建,2007年啟用后,藝術創作者陸續入駐其中。昔日的紡織工業廠房,如今被改造成了藝術區,呈現出新的靈動的生機。
創業者爭相聚集藝術區
大家是否還記得電視劇《奮斗》里面的“心碎烏托邦”,那是個供朋友們聚會娛樂兼具藝術創作交流的場所。在被稱為“西安的798”的紡織城藝術區內,記者偶然發現了現實版的“心碎烏托邦”——“設計·共和”
藝術&生活館,一個藝術與商業結合的展覽館。踏著水池上的方塊陶瓷踏板進入展覽館,可以看到館內的空間很大,一樓設有油畫和雕塑的展覽區、藝術沙龍區等,二樓則是配有落地玻璃的會客室。記者覺得這里是個夠有情調、夠文藝的“心碎烏托邦”。比方說文藝青年們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創作的靈感和心靈的共鳴,而小資們則可以在這里享受繁忙生活之外的愜意與安閑。
這個展覽館于今年6月份在紡織城藝術區開館。他們也是藝術街區內最年輕的團體。
當說到選擇在紡織城藝術區落腳的原因時,同在藝術區創業的歐陽振宇表示:一是因為這里是西安文化的一個聚集地,租金也較低;二是我也很喜歡這里的藝術氛圍。
“前兩年紡織城處于沉寂的狀態,但是我感覺近兩年來,這里的整個氛圍‘在動’,現在這個藝術區就在擴建中。由于政策的扶持和文化產業本身的朝氣,我相信這里將來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的藝術創作也會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和認同。”展覽館總監陳胡說。
這里已成西安的藝術符號
“紡織城藝術區和半坡博物館將連為一體,形成半坡國際藝術區,我們投資了1.5億來改造半坡國際藝術區。”重建項目的投資方陜西經邦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勇告訴記者。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陳勇認為藝術區作為古都西安的藝術符號之一,本身就具有民族性的特點。“半坡國際藝術區將會成為影響世界的藝術盛會,獨樹長安復興之旗;以國際高度的文化產業聚合來打造這張西安的藝術名片。”
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紡織城將和已有6000年的半坡博物館相映襯,一種60年與6000年、工業記憶與歷史記憶的對話格局,正在這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