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清江浦區對區內紡織產業進行了調研,結合近期有關工作,系統梳理了紡織產業狀況。
一、全區紡織產業現狀
(一)企業數量及規模
全區現有紡織企業38戶,占地約514畝,從業人員約2400人。其中規上企業5戶,百隆實業、金潤印染、金潤紡織、嘉德紡織、盛威織造;年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2戶,百隆實業、金潤印染;年開票銷售超2000萬元企業3戶,金潤紡織、嘉德紡織、盛威織造。其余33戶均為小微企業,合計年開票約5000萬元。
(二)產業鏈分布
全區38戶紡織企業中,除了百隆實業在清河經濟開發區、金潤印染和金潤紡織在清浦工業園外,其他主要分布在黃碼鄉工業集中區,百隆實業主要生產各類高檔色紡紗,金潤印染主要滌綸紗線染色,金潤紡織主要是面料印花,黃碼鄉工業集中區的紡織企業主要生產酒店紡織品(毛巾、浴巾、浴衣等)。
(三)企業發展態勢
目前百隆實業、金潤印染、金潤紡織、嘉德紡織、盛威織造等5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訂單穩定,呈平穩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其余小微企業因設備落后、生產效率低環境差等原因,生產經營不容樂觀,企業只能保生存,發展潛力不大,抗風險能力較低。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目前在黃碼工業集中區的約40戶紡織企業主要是小微企業,年開票銷售超千萬元的企業只有嘉德紡織、盛威織造2戶企業,產能最大的每月100余噸,職工人數最多的100余人,少的僅十幾人,這些企業一旦市場發生變化,將面臨被首先被淘汰的可能。隨著國內勞動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我區紡織行業已喪失低成本競爭優勢,紡織業海外市場日益萎縮。同時匯率波動較大,導致紡織企業一般不敢貿然接外貿大單、長單,以免匯率變動帶來損失。
二是裝備落后,設備層次低,生產經營成本高。黃碼工業集中區除嘉德紡織、盛威織造采用中高速劍桿織機外,其他企業均以落后的普通織機為主要生產設備,產能低,成本高,壓縮企業利潤空間。目前各地都在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和減少污染排放等專項行動,紡織企業面臨綜合成本增加等多重壓力,發展形勢嚴峻。多數毛巾生產企業原材料采購國外棉紗,漂染、整理、物流等后道工序均在淮安區康乃馨等企業完成,企業生產兩頭在外,且主要以貼牌和代加工為主,沒有自己的品牌,產業層級、附加值低。
三是生產環境簡陋,安全隱患多。目前企業都是租賃廠房生產,企業具有臨時觀念,安全設施配套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四是企業招工難,用工矛盾日趨嚴重。目前大部分企業面臨招工用工難,員工流失率高、流動性大,企業普遍通過提高工資待遇和改善環境來留住工人,用工成本上升,影響了行業的正常運行。
三、下一步發展建議
受康乃馨集團關于《關于健全床上用品產業鏈打造全國酒店紡織品產業集聚地的請示》啟發,盤活原安鑫家紡現有廠房場地,利用其資源優勢與康乃馨集團開展戰略合作,發揮黃碼鄉紡織企業集聚優勢,打造我區紡織品產業基地。
一是規劃建設紡織產業園。以原安鑫家紡為中心,采取新建或盤活存量資產的方式,建設標準化廠房,將小微紡織企業搬遷黃碼工業集中區生產經營,有利于改善企業生產環境,消除安全隱患,整合產業鏈,有利于對外招引上下游企業進園區發展。
二是布局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家紡產品。謀求康乃馨集團在我區布點床上用品等項目,結合項目招引手段,形成與百隆實業、金潤印染等大企業上下游呼應,實現鏈式發展。
三是實施兼并重組。對一些設備老化、規模較小、經營狀況不佳、財稅貢獻小的小微企業,通過安全、環保、質量等多種手段,推動供給側改革,引導有實力的企業通過收購、入股等多種形式進行重組,提升整體競爭力。
四是鼓勵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政府出臺扶持政策,引導和幫助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新上先進的噴氣織機等智能化生產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減少用工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
五是成立行業協會。政府部門牽頭成立行業協會,讓每戶企業能夠及時掌握政策信息、投資信息、項目信息、產銷信息、價格信息等,能提前把握宏觀經濟走勢,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市場的走向,以及投資風險的警示,增加投資興業的保險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