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體育運動品牌的日子過得窘迫而不順心。
如今,又到了公布年報的季節,丑媳婦最終還得見公婆,于是,我們看到了下面的數字:李寧、安踏、361度、匹克、特步、中國動向六大赴港上市的本土體育品牌業績一片慘淡。安踏上市五年以來業績首次下滑,凈利下滑21.5%至13.58億元;一直以穩健經營著稱的361度凈利也下滑約40%;匹克凈利下滑幅度則高達60.1%,至3.1億元。
如果說上述數字是已經過去的成績,可以暫時忽略,但2013年的體育運動品牌的日子似乎也未見多少好轉:匹克2013年第二季度訂單金額同比下降20%—30%。特步和安踏也表示,2013年第二季度的訂貨會訂單金額同比跌兩成左右。
不僅是本土體育運動品牌的日子不好過,就連行業大佬們的日子也過得不怎么樣:耐克,2013財年第一財季凈利潤為5.67億美元,而2012財年第一財季凈利潤則為6.45億美元。同時,耐克在中國這一關鍵市場的新訂單正在減少,大中華區新訂單數量同比下跌5%。
除了業績下滑,體育運動品牌還面臨著另外兩個嚴峻的考驗:一個是庫存的增加。有關數據顯示,李寧、安踏、361度、匹克、特步、中國動向目前總庫存金額高達37.21億元。另一個則是不斷擴大的關店潮。去年,匹克和李寧約有上千家店鋪關門,特步有近百家。今年3月初,特步再次表示今年擬關閉100家左右店面,上市以來首虧的安踏今年將減少475-575家門店。
種種困難面前,體育運動品牌以往的舒坦日子沒有了。
但困則思變,嚴峻的市場環境面前,體育運動品牌開始另辟蹊徑,期待能夠實現“彎道超車”,在慘淡的市場當中尋找出另外一條出路。于是,戶外運動行業成為了很多體育運動品牌的首選。
2012年10月底,國內運動產品巨頭李寧開設了第一家戶外用品旗艦店——李寧探索。這個隸屬于李寧集團授權的業務模塊就是專門經營戶外用品的,包括戶外服裝、戶外鞋、戶外配件等產品。
2013年伊始,在安踏大多數門店和專柜都可以看到“防水透氣風衣”的新海報,有些門店還開辟了專門的貨架放置防水鞋等戶外用品。
而在此之前,全球運動巨頭阿迪達斯也瞄準了戶外用品這一市場,還專門成立了戶外部門。全球第三大運動品牌彪馬也稱,戶外活動用品市場極具潛力,2013年會將重心放在戶外運動產品上。
實際上,體育運動品牌的研判并沒有錯。相關數據顯示,2001年的時候,中國戶外運動用品市場的規模還只有四五千萬元,到了2010年就已達60億元,2011年達到了100億元。在過去的10年,這一市場年增速超過40%。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在我國市場銷售的前9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品牌,共占戶外用品市場的55.81%,這是一個產業格局還沒有固化的成長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