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服裝行業的中期業績預覽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各服裝企業業績出現了大面積的負增長。究其原因,除了國內品牌高庫存以及海外品牌沖擊不斷加大等痼疾外,副業成了拉低收益的重要因素。其中,熱衷房地產的雅戈爾就在業績大減之列。
雅戈爾付4.8億元代價
日前,中國房產信息集團聯合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共同發布《2013上半年房企銷售TOP50》排行榜,在銷售金額前50強中,雅戈爾這位服裝大佬以73億元銷售額高居第41位。然而,就在上月末,雅戈爾正式宣布退掉杭州申花地王,并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4.842億元的違約金可謂是近年來歷次退地事件中企業損失金額最大的一筆。
而這筆損失對于身處內外交困中的服裝企業而言顯然是更大的打擊。中金公司近日發布的一份2013年服裝行業上半年業績預報顯示,雅戈爾中報業績預減10%。對此,有分析稱,雅戈爾面對服裝行業內外壓力,及副業板塊拖累,正想懸崖勒馬,回歸主營業務。
其實,在年報中,雅戈爾曾坦言,副業影響了其收益。數據顯示,雅戈爾2012年凈利潤15.98億元,同比下降了9.31%,在投資業務板塊產生的凈虧損額高達2.31億元。
服裝企業普遍投副業
巧合的是,和雅戈爾一樣,很多服裝企業都很熱衷地產,知名服裝品牌紅豆、報喜鳥就在其中。但從中報業績預覽中可以看出,報喜鳥業績降幅也達23%。紅豆去年年報則顯示,該公司2012年服裝、棉紡營業收入均有增加,毛線紗線印染和房地產板塊有所減少,其中房地產板塊更是大減41.9%。
除了房地產,服裝企業投資副業的選擇也是五花八門。上市公司美爾雅,在經營服裝、服飾之外,還從事房屋租賃、倉儲、投資酒店等業務。另一上市服裝企業杉杉股份更是別出心裁地選擇了鋰電池材料。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認為,企業實施多元化戰略利弊皆有,但當前服裝行業整體不景氣,主營業務不興,副業也會加大企業負擔。
國內服裝品牌存希望
對于當前服裝業的現狀,有業界人士總結稱,“過于浮躁”。“很多服裝企業根本沒有打造‘百年品牌’的計劃,看到本行業利潤收窄,其他行業利潤豐厚,就匆忙向這些行業傾斜。”服裝品牌經營戰略專家閔光亞說。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企業在多元化發展過程中,首先要圍繞“企業品牌”這個核心,來明確主業、副業的戰略定位。而且,國內服裝的自主品牌有著“巨大的開拓空間”。不可否認,現在,中國的服裝企業內部面臨著庫存高企、品牌缺失、設計落后、人才缺乏等因素制約,外部又有強勢的國際品牌沖擊,市場受到極大的擠壓。
“但這并不意味著國內服裝行業沒有發展的潛力和機會,恰恰相反,我國服飾文化源遠流長,元素眾多,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企業要獲得競爭力,需要從管理激勵制度、品牌、人才、營銷渠道等方面下功夫。”朱慶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