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發現,今年不少購物中心迎來了美邦(專題閱讀)的新形式實體線店,風格更加時尚前沿,但更多的是看客寥寥。顯然,美邦試圖憑借回歸線下購物渠道而翻盤的這條路走得很艱難。
截止今日(7月13日)收盤,美邦的市值僅75.63億。
2012年,美邦開始顯現危機。由于休閑服裝行業競爭激烈、庫存商品積壓、加盟收入下滑、國內外競爭品牌施壓,美邦上市后第一次業績“滑鐵盧”出現,且情況愈發嚴重,為了扭轉頹勢,2014年,美邦以5000萬拿下首季《奇葩說》的冠名,這也是互聯網自制綜藝史上第一大單。
作為一檔形式內容新穎、特色鮮明的原創網綜,《奇葩說》迅速地在年輕人中掀起高熱度話題,吸引大批流量。相較之,美邦仍在不停地關店,僅這一年美邦全國關店數量就達到了800家,是之前一年的4倍。
數據顯示,美邦服飾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66.20億元,較上年下降16.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億元,較上年下降64.08%?;久抗墒找?.14元,同比下降65%。
在美邦的營收已連續下滑三年的壓力之下,2015年4月,美邦在公司20周年慶典上推出有范APP,將它定位為“都市運動型人的購物方式”,有范APP繼而成為《奇葩說》的第二季和第三季的冠名商。
事實上,不僅《奇葩說》第一季5000萬創下網綜冠名之最,而第二、三季,該節目連續刷新記錄,冠名費分別達1.8億和3億,近乎每一季《奇葩說》的冠名費都在沖破網綜市場的天花板。美邦有關負責人蔡敏旭表示,冠名費金額不能透漏,但“冠名費”很貴。
一而再,再而三,可以看出,即使首次合作的作用甚微,美邦對《奇葩說》與有范APP的合作仍抱有巨大期待,選擇孤注一擲,渴望借此打響有范APP品牌從而扭轉業績下滑的頹勢。據悉,美邦創始人周成建之子周邦威也深度參與“有范”運營。
令人可惜的是,美邦的這筆巨額的戰略投資結果非常不樂觀。數據顯示,美邦線上平臺邦購、全網、有范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從2015年的123%,下滑到了2016年的72%。
顯然,《奇葩說》與“有范”App接軌無疑是失敗的。這檔超級網綜并沒有給有范APP該品牌帶來所期望的成效,用戶的轉換率極低。
數據顯示,美邦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62.85億元,同比下降5%;實現凈利潤-4.31億元,同比下降396%。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3.56%,實現凈利潤約為3616萬元,同比增長108.37%。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美邦為避免被“ST”的命運,通過轉讓全資子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實現投資收益約5.5億元。換句話說,2016年美邦實際虧損超過5億。
美邦終于意識到自己抓錯了“救命稻草”。2017年8月31日,美邦宣布有范APP下線,這次電商渠道嘗試徹底告一段落,可以說,幾個億的廣告投入都打了水漂。
數據顯示,2017年美邦營收64.7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0.71%。凈利潤虧損3.0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45.81%。
轉型電商不力的美邦把目光重新聚焦線下零售和品牌改革。2017年12月23日,美邦在全國開了超過100家新店,分布在上海、北京以及其他三四線省會城市。
今年5月28日,美邦發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1-6月凈利潤為0.00元-5000.00萬元,上年同期為-4475.00萬元,同比增長100%-211.73%。雖有收窄,但仍在虧損。
從目前來看,如果美邦下半年仍然難以公布過硬的業績數據,沒有人會再愿意繼續加盟,那這家曾經的服裝巨頭可能真的要涼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