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體育運動巨頭Adidas(阿迪達斯)宣布,將于2020年4月份之前關閉其位于德國安斯巴赫市和美國亞他蘭大市的兩家高科技“機器人”工廠——Speedfactory,并計劃于今年年底與亞洲的兩家生產供應商開展合作,利用部分Speedfactory高科技技術制造運動鞋履等產品。
2016年,為了應對亞洲勞動力成本上漲以及高昂的運輸成本,滿足歐美市場對快速交付的需求,Adidas與德國自動化公司Oechsler Motion合作,在德國安斯巴赫市開設了第一家高科技“機器人”工廠——Speedfactory,并于2017年在美國的亞特蘭大市開設了第二家。
時任Adidas首席執行官的Herbert Hainer曾表示:“Speedfactory采用自動化,分散化和靈活的體育用品生產流程,將設計與制造相結合,這種生產流程讓我們能夠更靈活地為消費者服務。我們將進一步挖掘這種技術的潛力,能夠按照我們的想法在任何時間和地點生產產品,推動行業的創新。”據悉,Adidas原本計劃是在全球部署Speedfactory生產網絡。
盡管Adidas并未解釋為何關閉這兩家機器人工廠,其全球運營負責人Martin Shankland表示:“機器人工廠幫助公司提升了在創新生產方面的專長,如果將這些專業技能應用于亞洲工廠,會更富有經濟性和靈活性。”因此,此次關閉兩家機器人工廠可能主要是因為高昂的成本,以及生產品類方面的局限性。
Adidas的大部分生產依托于中國和越南等國家的代工廠,盡管近些年亞洲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但是相比歐美,仍具有很強的“經濟性”。同時,Adidas還表示,除了生產運動鞋之外,亞洲的兩家供應商還將利用Speedfactory相關技術生產其他品類,充分發揮技術的高效率優勢,擴大生產范圍。
另外,盡管德國的Speedfactory即將關閉,但是Adidas生產工藝的研發和測試中心仍位于德國,其位于Scheinfeld的adiLab研究室將繼續推動工藝革新。
至于這兩家“機器人”工廠的運營商Oechsler,Adidas則表示將在其他領域與其繼續合作,包括Boost大底,球鞋大底以及4D印花大底等的生產。
Martin Shankland表示:“這兩家機器人工廠為我們的制造工藝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大大縮短了運動鞋履的成產周期,我們很遺憾這兩家工廠要告一段落。未來我們將與Oechsler繼續保持合作,尤其是在4D印花領域。”
Oechsler首席執行官Dr. Claudius M. Kozlik則表示:“對于Adidas關閉機器人工廠的決定,我們既理解也深感遺憾。我們將繼續在4D印花領域與Adidas深度合作,并依托這幾年所累積的機器工廠經驗,提供更具創新力的自動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