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交所近日披露,亞東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富強金融資本為其獨家保薦人。
來自江蘇省排名第三的紡織染色及整理服務供應商亞東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沖刺IPO。
據益普索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中國的服裝零售總值由12563億元增長至14557億元。
2018年由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服裝零售總值13707億元。不過隨著經濟轉型的深化,未來將會繼續增長,預計2024年將達到19130億元,年復合增長6.4%。
而近日遞交港股上市申請的亞東集團,成立于2011年,地處紡織印染行業集中地常州,毗鄰上海,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同時,還是優衣庫、森馬等品牌的布料供應商。
亞東集團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亞東集團實現營收分別為3.87億元、6.62億元、8.61億元和4.0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9.1%。溢利凈額由2016年的300萬增至2018年的4910萬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05.4%。
據益普索統計數據顯示,就收益而言,亞東集團在江蘇省中排名第三。
客戶方面,于2016年至2018年度及截至2019年6月30日,購買公司紡織面料產品的客戶主要包括服裝制造商及貿易公司。
2018年,亞東集團與優衣庫采購代理展開合作,實現銷售1.234億元,占同期收益的14.5%,為第一大客戶。
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占比分別約為14.0%、11.8%、14.5%及11.0%。
供應商方面,公司自中國當地供應商購買原材料。于往績期間,向最大供應商進行的采購分別占總采購量的約26.5%、32.1%、23.6%及21.5%,而向五大供應商進行的采購分別占總采購量的約58.9%、64.2%、66.0%及65.7%。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亞東集團紡織面料產品的銷售收入比重由85%增至95%,銷售面料以平紋布為主,燈芯絨次之;加工服務比重不斷縮減。
盡管近幾年來亞東集團的營收穩步增長,但公司整體的毛利率仍處于較低水平。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亞東集團的毛利率由12.2%增至13.6%。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毛利率略微提升,主要由于2018年上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平紋布產品平均單價因市場狀況略微增加3.4%;與此同時,自2018年起,亞東集團開始采購越南紡織面料,單位成本較低。
但與此同時,公司燈芯絨產品因維持產品競爭力而采取的降價措施使得該產品的毛利率降低了近六個百分點,抵消了平紋布的增幅。
從另一方面來講,優衣庫對于產品成本的高效控制,意味著其對于中上游原材料低價位的訴求較為強烈,在保證品質的同時保持價格優勢,或將成為供貨商亞東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8年,印染行業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為20%以及15.6%,受原材料漲價沖擊毛利率有所下降,但仍高出東亞集團3至8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紡織染色乃高污染行業,紡織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堿性大等特點,是公認的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招股書披露,2016年,亞東集團曾因污水處理系統技術升級,公司生產及運營大幅中斷約半年。
對于亞東集團來說,如果無法在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科研能力,從而有效控制生產成本,毛利率將不會得到本質上的改善。
亞東集團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發出緊跟潮流、合客戶需求的印染面料,亞東集團的銷售及設計團隊由37名成員組成,負責設計活動包括新面料產品的研發。不過,對于具體的研發投入狀況,在招股書中亞東集團并未透露。
另外,公司也在招股書中坦言,同大多數勞動密集型產業目前面臨的難題相似,亞東集團也面臨著用工成本升高的問題。之前在華設廠的阿迪、ZARA等國外知名品牌,已將工廠搬至東南亞、非洲等勞力成本更低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