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服裝企業而言,庫存始終是其主要的痛點之一。數據分析八大知名服裝企業近五年庫存,發現雅戈爾和紅豆占優勢!
產品積壓不僅占用公司運營資金,也增加了公司管理成本和獲利成本,從而降低公司整體利潤。關閉經營不善門店,打折促銷成了多數服裝企業去庫存的傳統做法。
記者監測了包括海瀾之家、雅戈爾、美邦服飾(美特斯邦威)在內的8家服裝企業近5年(含2016年1-9月數據)的庫存、銷售及存銷比情況。
注:圖表中海瀾之家2013年-2014年庫存和收益暴漲的原因是由于其在2014年發生重大重組構成反向收購,合并財務報表所致。
雅戈爾和紅豆股份是本次監測對象中庫存控制相對較好的兩家企業。
數據顯示,雅戈爾在2012年的庫存達到了234.73億元,是海瀾之家的52倍。但存銷比在逐年下降(由于2016年是前三季度數據,僅供參考),從2012年的2.19下降到了2015年的0.97。同樣存銷比下降的還有紅豆股份,2012年的數據是2.65,2015年減少到一半。
相比之下,海瀾之家、美特斯邦威、步森股份的表現就不盡如人意了。
從《8大服裝企業近5年存銷比一覽》可以看出,海瀾之家、美特斯邦威、步森股份這三家服裝企業從2012年至2015年的存銷比一路走高。這就意味著這些企業的庫存周轉天數在增加,商品的周轉率在降低。美邦服飾在2015年出現了上市8年后的首虧,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近400%。步森則出現上市以來首次巨虧過億,而且,自2014年以來一直想要“賣殼”重組,卻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陷入男裝上市公司身份不保的境地。
“高庫存或者低營收的絕對值不能根本性的說明一個企業的經營狀況”,百貨女王厲玲在接受《聯商網》采訪時表示,“庫存總量要分析,但更重要的還是要看庫存結構”。
庫存一直被視為服裝企業的業績殺手,所謂“外行看銷售,內行看庫存”就是這個道理。
對于紅豆股份近年來利好的表現,海通證券分析師于旭輝猜測,這或許應歸功于其供應鏈改革。
2016年12月28日,紅豆股份發布公告,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紅豆股份2016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1.5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74%左右。
據紅豆股份負責人介紹,公司正在全面實施的“智慧紅豆”建設項目,而其中一項則為智慧供應鏈,主要包括智慧供應商協同生產體系、智慧制造、智慧物流,打造和完善供應鏈體系中的供應環節、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
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太平鳥董事長張江平也談到,“我們現在講究柔性供應鏈,以前100%下單,現在只下單60%,余下40%的材料都保留,供隨時調整。未來,太平鳥會以小批量、多批次、快出貨的體系,增加供應鏈的彈性,從而減小庫存壓力”。
市場研究人士郭陳杰表示,品牌經營分化進一步加劇,在目前的時點上,比拼的是企業的綜合能力,特別是供應鏈的效率和成本的競爭上。
的確,上游供應鏈的改革一直被視為庫存管理的根本。除此以外,引進先進的物流體系,增強信息化;增加直營店的數量,加強終端控制;合理的促銷等方式都可以間接降低庫存的風險。
雅戈爾近年來通過開店降庫存,2014、2015、2016的開店規模分別是460家、260家和650家。同時,雅戈爾還與IBM合作引進了Cognos商業智能解決方案。可以讓雅戈爾通過網絡掌握各專賣店的銷售情況,然后再決定供貨情況。
同樣采取開店解決庫存的還有海瀾之家,據其財報顯示,海瀾之家2016年前三季度共開店972家。其中,旗下品牌海瀾之家增加直營店2家,加盟店及商場店新開722家。
當然,清庫存最為簡單粗暴的方式當屬促銷。美特斯邦威經常會舉行特賣會來消化庫存。奧特萊斯折扣店、唯品會等平臺可以看做是應運而生的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