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七匹狼”)昨日(1月5日)發布公告,宣布基于宏觀經濟和服裝行業市場環境的變化,充分考慮了公司目前面臨的實際形勢,結合“營銷網絡優化項目”當前進展情況,為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決定終止非公開發行的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營銷網絡優化項目”,并將上述項目剩余的募集資金及利息和理財收入全部用于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
《中國服飾》雜志公眾號記者查閱公告注意到,七匹狼曾在2012年6月13日募集資金17.98億元,全部用于投資建設“營銷網絡優化項目”和“設立全資子公司”,“營銷網絡優化項目”使用募集資金7.65億元,主要資金投向購買商業物業,擬增加銷售終端1200家,其中,以直營方式增設60家旗艦店和300家專賣店,通過加盟方式增設140家旗艦店及700家專賣店。
不過受大環境的影響以及各方面原因,七匹狼營銷網絡優化項目進展緩慢,動用的募集資金均投入于商鋪的裝修及配套,而商鋪購置則由于風險太大而暫未有所投入。七匹狼坦言,在渠道面臨快速變革,在商業物業價格處于高位的情況下,繼續按原計劃實施募投項目購置店面風險太大,將增加募集資金風險,不符合股東利益。且在現階段,商業渠道面臨復雜的外部環境,商鋪購置面臨較大風險,不符合股東利益,因此,七匹狼自 2012 年募集資金到賬以后均未新購置店面。
財報顯示,2016年1-9月份,七匹狼實現營業收入17.9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16%。業內認為,七匹狼業績下滑與服裝行業發展模式處于轉型期有關,行業分析師雷玉此前表示,七匹狼在品牌、產品、渠道及供應鏈方面的基礎良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不良外部環境的沖擊,保證公司有較為充裕的時間進行商業模式的轉型。不過,多年的過度依賴渠道擴張的粗放式增長方式,使七匹狼轉型被自身規模牽制,影響了七匹狼進行零售調整的進度。
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除2月和5月外,2016年各月服裝零售量同比均有增長,但零售環境仍未有明顯復蘇,終端促銷壓力仍然較大,1-5月零售價格均有下滑,6-9月零售價格有所回升,表明在經濟環境未復蘇的背景下,2016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仍處于底部震蕩階段。
海通證券研究員焦娟則談到,以七匹狼為代表的、受益于消費升級的服裝品牌,崛起過程中,所面對的消費者主要是70后,隨著80后、90后日益成為社會消費的主流人群,消費趨勢正在發生變化。80后,尤其是90后,在物質安全時代成長起來,對物質財富的理解、社會形態的認識、個性體驗的重視,與70后完全不同,這些差異正在匯聚成主流的潮流趨勢,對商業世界的游戲規則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消費對于80后、90后來說,已經超越了簡單的物質需求,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存在方式,不過商業世界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滿足這類消費群體個性化生活的需求,包括個人心理及行為空間;個性化消費浪潮已形成趨勢,但大規模制造的邏輯在商界運行已達100年之久,這是七匹狼等龍頭公司面臨的核心挑戰。”焦娟如此表示。
七匹狼今天也指出,在目前的服裝行業業態下,以往過度依賴渠道擴張的粗放式增長方式難以為繼,自身的“營銷網絡升級”已經從“外延擴張”轉向“內生增長”,提升“產品力”和“渠道力”,調整渠道定位,進行渠道分級和改造,并積極探索新的線上線下互動模式。
不過,服裝行業資深觀察人士程偉雄此間表示,分析一個成功的服裝品牌無外乎必須具備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等三力,三力合一才能成就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從近些年服裝零售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若想把品牌從旗幟的角色變成“為渠道服務的仆人”,有效的驅動渠道中間力量,就必須從提升競爭力的角度來著手。不過,隨著市場發展至今,其實這樣的營銷理論已凸顯出傳統性與滯后性,品牌力與產品力還是非常關鍵,但渠道力已非常明顯被門店力所替代了,可見當下及未來本土服裝品牌企業零售轉型的關鍵就在于其門店力是否真正的強大,而不是所謂渠道力,渠道力顯然已成為歷史,因此,服裝品牌的重心要放在渠道,品牌只有奪取渠道這塊戰略高地,才能夠對自身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