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零售的競爭將圍繞品牌、創意和線下體驗展開。”美邦周成建談到,“過去幾年互聯網商業的躍進是享受了價格敏感性的紅利時代,現在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圍繞價格的競爭是不可持續的。”
而通過過去5年的轉型,加之近2年來的研究和準備,美特斯邦威于2017年開展了品牌升級策略。從過去單一商品化的標識品牌,轉變成今天圍繞多元生活方式體驗的品牌。Metersbonwe力求呈現出千禧一代多元化、個性化的生活態度,把自己重塑為一個代表年輕文化的生活方式品牌,以求更貼近中國新生代消費者的升級需求。
在周成建看來:“其實我們做品牌升級,就是在助推供給側的改革。品牌升級能夠有效驅動制造升級、服務消費升級,從而幫助中國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增強品牌識別度 “酒才會香”
如今,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商品過剩、品牌過剩、渠道過剩的時代。這就要求品牌商生產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也就是符合受眾喜好、滿足消費需求的更加細分的商品。“中國有句老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的問題,是酒怎么才香的問題。”周成建分析道。
為了加強線下店鋪的識別度,美邦另辟蹊徑裂變為休閑風的NEWear、潮流范的HYSTYL、都市輕商務的Nōvachic、街頭潮趣的MTEE和簡約森系的ASELF的五大生活方式品牌。并大力提升產品品質,以高性價比的標準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
一方面,滿足了消費者日漸挑剔的消費習慣。畢竟,如今的消費主力有著更強烈的“自我”偏好,他們追求新穎、崇尚品牌、突出個性、注重情感與直覺。同時,他們消費也更趨理性,追求品質。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不同細分渠道有更具針對性地組合店鋪場景,打破傳統服裝品牌單一的風格體驗,使品牌競爭力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渠道類型。
據周成建介紹,針對每個落位,美邦會有不同的策略定位。五大品牌不同的組合方式既可以適應不同購物中心的需求,也可以適應同類購物中心在不同樓層、不同商業小環境中打造的商業氛圍。對正在致力于構建差異性和識別度的中國購物中心渠道而言,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合作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美邦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還善于運用智慧零售、人工智能等前沿工具,在終端打造出豐富而精準的零售體驗,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更加直接精準、店鋪體驗更加完美、供應鏈更加高效敏捷。
品牌裂變促進渠道升級 超100家店同日開業
正如周成建所言,品牌的裂變確實使其在購物中心渠道有了獨特的優勢。就在12月23日,美特斯邦威宣布100多家門店一起開業。其中,超半成是購物中心店。而前一天晚上,周成建與“輪值店長”關曉彤,以及時尚達人Chloe、Alan、Yufie等人一起,于Metersbonwe上海五角場萬達新店開了場時尚party。
品牌升級打開了渠道升級的窗口,借著這股東風,美邦逐步淘汰低效門店、轉而開大面積全風格店,進一步推進渠道升級策略。據估算,12月份美特斯邦威平均每天新開5家店。目前,已與印力、新城、萬達等優質購物中心系統達成戰略合作。
據周成建介紹,美特斯邦威現在開的大店,主要是在購物中心中充當主力店、次主力店的作用。主品牌美特斯邦威的開店面積為1000到3000方,其中最佳面積為1500-2000方;ME&CITY開店面積定在1000-2000方;祺為500-1000方;而兩個童裝品牌的開店面積則為300-500方。原則上,5個品牌會一起進駐購物中心。
當問及對目前零售的看法是,周成建表示,生活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幸運的。“這個時代方方面面都是最好的時代,物質財富和品牌選擇空前豐富,人們有充分的空間追求個人興趣與生活方式。同時,作為企業家,生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幸運的——經歷了改革開放以后的市場紅利機會的時代,零售品牌經營者或企業經營者有勇氣和膽量借時勢成長自己、成就一番事業;繼而又經歷近十年來全球化、互聯網化帶來的商業環境突變,從價格競爭的紅利時代,進入一個聚焦價值和體驗競爭的新時代,讓本土企業有機會磨礪自己,變得更加專業、更加強大,以致于能夠與全球品牌同臺競技。”
未來,美邦將讓其品牌的競爭力走出昨天渠道為王的市場紅利時代,和價格敏感的互聯網商業時代,去更好的展現價值競爭力,以便迎合當下新興渠道和新生代消費者的需求,并進一步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升級,“這是美邦目前的一個初步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