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輕奢品牌 Maje、Sandro 和 Claudie Pierlot 的母公司 SMCP 要上市了。
根據路透社報道,SMCP 已經委托美國銀行美林證券(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摩根大通(JP Morgan)和私募基金 KKR(KKR Capital Markets)擔任全球聯合協調機構,為該公司今年秋天在巴黎上市的計劃作準備。另有消息稱,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也是協調機構之一。
截止發稿時,SMCP 控股公司山東如意集團、美國銀行和 KKR 均未對上市消息作出回復,摩根大通和法國巴黎銀行則拒絕表態。
SMCP 旗下的三個品牌
中檔法國成衣品牌近年來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它們的模式相對傳統,依然遵循一年兩季訂貨,依靠全球各地代理商拓展有幾百個銷售點,但產品特色并不明顯、對市場需求的反應較慢、價格也缺乏競爭力,因此在 Zara、H&M 等西班牙快時尚品牌面前顯得十分被動。
SMCP 算是中檔法國成衣品牌的代表。截止 2016 年底,其旗下三個品牌 Maje、Sandro、Claudie Pierlot 在全球 36 個國家有 1223 個銷售點,平均定價在每件 150 ~ 250 歐元之間。它的供應鏈模式借鑒快時尚品牌,SKU 多、上新快,利潤因此需要大量資本作為支撐。
去年 10 月,山東如意以 13 億歐元從 KKR 手中收購該公司 80% 股份時,SMCP 還負擔有 2.9 億歐元的債務。
不過在亞洲市場的支持下,SMCP 旗下品牌均有比較出色的銷售表現。截止 3 月 30 日的 2016 財年,該集團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16.4%至 7.86 億歐元;其中亞洲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最高,達到 45%。在中國市場,SMCP 去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增速甚至達到了 59%。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 SMCP 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同比增長 22%至 1.3 億歐元,增幅僅為 2015 年( 44%) 的一半。
面對亞洲市場日益激烈的線上線下競爭,該集團要實現 2019 年銷售額突破 10 億歐元的目標,還需要在產品品類、銷售渠道等方面增加更多投入。在現金流吃緊的情況下,上市融資是比較直接的解決辦法之一。
今年 3 月,SMCP 與美國眼鏡生產商 Mondottica 簽訂協議,后者負責生產 Sandro 和 Maje 兩個品牌的眼鏡品類,將于 2018 年面市。而在渠道方面,今年 SMCP 還計劃在全球主要城市再開 100 ~ 125 家門店,同時加大對互聯網和數字媒體方面的投入。
在中國市場,SMCP 目前有 67 家門店。去年,Maje 和 Sandro 在天貓商城分別開設了旗艦店,今年還計劃陸續增設 Sandro Homme 和 Claudie Pierlot 旗艦店。另外,Sandro 和 Maje 的中國官網也將開放電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