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記者來到位于柯巖街道路南工業園區的紹興布婷紡織品有限公司,只見兩個東南亞客戶正在公司2樓展廳內挑選面料。“和這兩個客戶一樣,公司所有客戶都是主動上門,現在公司沒有一個銷售人員。”“布婷紡織”相關負責人潘東恩介紹道。
據悉,“布婷紡織”成立于2009年,是全球知名的人造棉供應商,產品遍布東南亞、俄羅斯、中東、非洲等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出口超過1億美元,是我區傳統紡織外貿大戶。
沒有一個銷售員卻將產品賣至全球靠的是什么?“源源不斷的新花型。”潘東恩說,公司每天至少需要推出20個以上的新花型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在其2000平方米的展廳內,分門別類整齊擺放著各色最新產品。“這里空間還不夠,如果把全部產品都掛起來,至少需要3—4個同規模的展廳。”
源源不斷的新花型背后是“布婷紡織”銷售理念和銷售模式的轉變。“傳統訂單模式是客戶來找樣,我們按客戶要求進行開發,而我們目前的現貨模式是根據自己多年的市場經驗給客戶提供新產品,來引導客戶的需求。”潘東恩一邊說,一邊帶領記者來到了公司一樓正在緊張裝修的“新賣場”。據介紹,未來這里將和2樓展廳一起被改造成一個賣場模式的“面料超市”,屆時客戶到公司后可以直接挑選面料,解決傳統訂單模式中起訂量、交期等行業痛點。
與現貨模式相配套,近年來“布婷紡織”正大力提升自身的研發設計能力。自去年開始,公司投入數百萬元,和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合作,并從杭州高薪聘請了軟件開發人員,組建了一個基于人工智能的設計軟件研發團隊。“利用這個設計軟件,1分鐘可以開發50個以上的新花型。”目前,該軟件正在公司內部試用階段,公司20%左右的花型已通過該軟件研發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