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紅豆股份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通過5輪增持了2.26億股,或彰顯了其對公司回歸主業前景的看好。
根據紅豆股份今年1月19日公告,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在今年1月9日至1月19日的10天之內,增持了2145.0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85%,耗資約1.55億元。
實際上,從2015年7月A股市場大幅波動以來,響應監管層的增持號召,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的動作未曾間斷。
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5年7月8日至今年1月19日,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共計實施了5輪增持,合計增持2.26億股。而從2017年的5月5日至今年1月19日,共計實施了20次操作。
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密集增持或是對公司未來前景充滿信心。
2001年上市的紅豆股份原本主營男裝品牌,2003年,跨界地產,實行雙主業運營。去年上半年,公司以8.2億元價格徹底剝離地產業務,逆市回歸主業。
剝離地產業務一度引發市場質疑,紅豆股份在回復交易所問詢時稱,地產業務與服裝業務存在“不可調和”矛盾。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服裝業競爭激烈,不少服裝企業實現多元化運營。
紅豆股份剝離地產后將采取哪些措施提升盈利能力?如何做大服裝主業?
上周,針對這些問題,長江商報記者向紅豆股份發去了采訪函,截至本報截稿時止,未獲得具體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至2017年,紅豆股份的凈利潤保持了超20%的高速增長。
增持期間實施定增
兩年半的時間內,紅豆股份的控股股東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進行了不曾間斷的增持操作,令市場側目。
紅豆股份發布的控股股東最近一次增持公告是今年1月19日。
公告顯示,今年1月8日,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披露了擬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的計劃。增持計劃披露僅過10天,公司就宣布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實施了閃電增持,增持計劃已經實施完畢。從1月9日至1月19日,紅豆集團增持了915.04萬股,增持均價為7.245元,一致行動人周海江增持了1230萬股,增持均價為7.209元,二者合計增持2145.0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85%,此輪增持約耗資1.55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行,2015年6、7月,A股市場劇烈波動,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響應監管層增持號召,從當年7月8日開始,至今年1月19日,共計實施了5輪增持,且增持時間未曾間斷。
第一輪增持時間為2015年7月8日至2016年1月6日,在此期間,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增持710.47萬股,占總股本7.12億股的0.998%。
第二輪增持時間發生在2016年12月6日至2017年5月31日。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增持,合計增持5358.98萬股,占總股本18.09億股的2.96%。
第二輪增持完畢后,新一輪增持接著開始。
第三輪是2017年6月1日至當年9月4日,合計增持5369.02萬股,占總股本的2.967%。
同樣,第三輪增持結束后,公司就披露第四輪增持計劃。第四輪增持計劃發生在2017年9月5日至2018年1月8日,這一輪,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增持了8999.44萬股,占總股本的4.97%。
綜合所述,5輪增持下來,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增持了2.26億股。由于公司并未全部披露增持均價,目前尚不好估算增持成本。
縱覽兩年半時間的增持,第一輪增持數量最少,可能是增持嘗試,第二、三輪增持數量相差無幾,操作較為穩健,第四輪增持數量最多,達到了舉牌線第五輪動作最為迅猛,可見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輪增持實施期間,紅豆股份實施了定增,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認購了1.51億股。而在第一、二輪增持期間,公司也進行了一次定增募資,紅豆集團參與了認購。
此外,2016年3月22日、2017年5月18日,公司相繼實施了送轉股及派現。至此,紅豆股份股本擴至18.09億股。
系列增持后,截至目前,紅豆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紅豆股份12.13億股,約占總股本的67.04%。
8.2億揮別地產聚焦服裝
與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不間歇增持同業受市場關注的,是紅豆股份剝離了經營了14年的地產業務。
紅豆股份是紅豆集團的核心子公司,成立于1995年6月16日,至今已近23年。公司于2001年1月8日在上交所掛牌。
公開資料顯示,紅豆股份原本聚焦男裝業務。2003年,隨著中國房地產興起繁榮,跨界進軍地產一度成為潮流。為了增強盈利能力,紅豆股份也選擇了跨界進入房地產領域。從那時開始,公司就形成了雙主業運營格局。
自從進軍地產后,地產業務在紅豆股份的主營業務占據了重要位置。
紅豆股份2015年、2016年的年報顯示,房地產業務貢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4.13億元、15.90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53.31%、52.27%。去年上半年,地產業務收入為7.77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48.63%。
紅豆股份的地產業務主要由紅豆置業承擔。從數據上看,雖然地產業務貢獻的營業收入占比一直在50%左右,但地產業務的盈利能力并不強。
年報顯示,2014年至2016年,紅豆置業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1422萬元、240.84萬元和3847萬元,分別占當期公司凈利潤的21.70%、2.95%、24.13%。
去年6月,紅豆股份宣布,以8.2億元的價格將紅豆置業轉讓給控股股東紅豆集團。
眾多企業紛紛布局多元化的今天,紅豆股份逆市剝離地產業務備受質疑,并因此收到了監管問詢函。
紅豆股份回復稱,地產與服裝業務協同性較弱、經營理念差異較大,二者發展均需要大量資金支撐,服裝業務經營理念為適度負債、穩健經營,而房地產業屬于高杠桿、高負債運營模式。2016年,紅豆置業資產負債率為87.44%。,雙主業運作分散資源,無法形成業務發展合力,二者存在不可調和矛盾。截至2016年底,紅豆置業向上市公司借款余額6.77億元。此外,地產業務盈利能力弱于服裝業務。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發現,紅豆置業的業務局限于江蘇省內。近年來,隨著調控持續,拿地成本高企,房企內部洗牌潮起,區域性中小型房企發展受到制約。
或將整合資源
做大服裝業務
剝離地產業務聚焦服裝主業的紅豆股份或將通過資本運作,振興服裝業務。
近年來,服裝市場同行間競爭激烈,加上互聯網電商對實體零售店的巨大沖擊,不少服裝企業經營業績不很理想。森馬服飾、步森股份、朗姿股份等同業公司經營業績都不亮麗。
不過,紅豆股份的經營業績總體上還算不錯。2014年至2016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8.42億元、26.70億元、30.41億元,同比增幅為18.71%、-6.07%、13.92%,對應的凈利潤為0.66億元、0.82億元、1.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72%、24.42%、95.52%,凈利潤的增速明顯高于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
2017年,紅豆股份預計實現凈利潤6.05億元,較上年增長27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59億元,較上年增長1626萬元,增速為11%。
公司解釋稱,去年,公司出售無錫紅豆置業有限公司60%股權,實現投資收益4.26億元。剔除這一影響,則是男裝業務收入和凈利潤保持增長。
從毛利率看,紅豆股份服裝業務的毛利率呈現向上趨勢。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別為27.30%、30.28%、29.76%。與之相反,同期地產業務毛利率為呈下滑趨勢,分別為22.94%、17.46%、15.58%。
近年來,受電商沖擊等影響,不少服裝企業紛紛關店調整,而紅豆股份男裝品牌則連連開店,新店遍布全國多地。至2017年9月末,紅豆股份實體門店數量1027家,其中加盟聯營店965家。紅豆股份在整合資源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的“連鎖專賣”之路。近幾年男裝業務的增長,主要由外延式擴張的線下加盟店貢獻。去年前9個月,公司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營業收入合計11.28億元,線下銷售占比86.95%。
此外,2016年8月,紅豆股份曾實施定增募資18.10億元用于“智慧紅豆”建設。公司還持有中民投1.5%股權。
業內人士分析稱,紅豆集團旗下產業有紡織服裝、橡膠輪胎、生物制藥、房地產等業務,目前,紅豆股份的主業主要是男裝,結構較為單一。未來,集團可能會將其他服裝業務擇機注入。
有券商人士猜測,目前來看,紅豆股份的服裝業務及產品結構單一,且品牌影響力不夠響,未來,公司或將通過資本運作提升品牌影響力,壯大服裝主業,進而增強公司達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