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規定,國家標準發布實施后,紡織行業標準FZ/T01053-2007《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即行廢止。”柯橋區質量監督部門有關人員指出,紡織品標識從行業標準提升到國家標準,進一步規范紡織品標識,提升紡織品品質,對柯橋區紡織品行業和企業影響很大。
紡織品纖維含量標識,猶如紡織品的成分記錄,是消費者對其認知的一個說明書。據了解,升為國家標準后,將具體規定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注要求、標注原則、表示方法、允許偏差及標識符合性判定等要求。“所有在國內銷售的紡織品,其纖維含量的標注都必須符合該標準的要求,紡織品生產企業應對明年5月實施的國家標準引起高度重視。”質量監督部門有關人員說。
在輕紡市場內,掛樣的紡織品面料很少有標識,即便有也是簡單的纖維含量成分,如一款棉麻混紡面料,其標識就簡單地標注:50%棉、50%麻。“我們到輕紡市場進貨,因成分標識不清楚,導致錯誤下單,往往要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才可做樣衣、生產。”平水一家服裝生產企業經營者表示,在歐美出口定單中,其面料纖維含量的標識很重要,一經檢測與標識不符,就將面臨退貨,甚至賠償。
據了解,目前柯橋區紡織品生產企業中,面料纖維含量標識很少,而服裝企業則普遍會在衣服內側標注洗水嘜、尺碼大小等。“一般外貿加工單上主要的纖維含量、洗滌方法等,都是根據客戶的要求寫的,很不規范。”該經營者透露。
業內人士認為,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在紡織品領域是一項重要的標準。根據全國的檢測結果來看,紡織品標識項目及纖維含量項目不合格約占70%,其中絕大部分是因為纖維含量標識不規范引起的。
“輕紡市場內也有紡織品標識與實體成分不符的檢測結果。”負責中國輕紡城市場品質糾紛及檢測的區工商局有關人員介紹,今年夏季,該局隨即抽查了輕紡市場幾款真絲睡衣,標識上明明寫有100%桑蠶絲,但檢測結果桑蠶絲成分卻為零。“對紡織品纖維含量標識,與實際不符,消費者因權威檢測等成本過高而放棄,所以通過此項標準的實施,將對柯橋區的整個紡織服裝產業品質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業內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