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及紡織大國,我國制定“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政策,意義在于什么?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的迫切性體現在哪里?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我國制定“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政策的意義,以及迫切性主要是,一方面,節能環保,每年我國都有大量廢舊紡織品被閑置、浪費,如果妥善利用,可節約大量燃油量,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如果廢舊紡織品回收標準化、規模化發展,將產生可觀經濟效益,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
2、建立廢舊紡織品的循環再利用體系在紡織行業的“十二五”規劃中已明確提出,但到目前為止,循環再利用還沒有形成非常完善的體系。難點在哪?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到目前為止,廢舊紡織品循環再利用還沒有形成非常完善的體系,難點主要在于,其一,我國居民的衣物回收意識尚不強,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廢舊衣物;其二,我國尚未形成統一的廢舊紡織品回收標準,導致廢舊紡織品回收難以規模化發展;其三,技術水平較低,廢舊紡織品的再利用率不高。
3、我國目前的廢舊紡織品回收產業發展如何?有數據顯示,中國廢舊紡織品回收市場暗藏巨大的商機,這個商機指的是什么?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我國目前的廢舊紡織品回收發展速度較慢,規模較小。中國廢舊紡織品回收市場暗藏巨大商機主要是指廢舊紡織品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隨著廢舊紡織品循環再利用的體系不斷完善,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市場將出現迅速發展之勢,相關企業有望從中攫取發展紅利。
4、近兩年棉花、原油價格的波動是否是推動中國出臺“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政策的直接動因?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近兩年棉花、原油價格的波動并非推動中國出臺“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主因,近年兩年國際棉花、原油的價格都處于下行通道,從這個角度來看,不會使國家急迫推出此政策。推動“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直接動因是國家經濟結構轉型,推行低碳綠色經濟。當前中國出臺“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是明智之舉,不僅能夠實現節能環保,還能夠開發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