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快時尚品牌專賣店內,一件女童背帶裙掛在顯眼位置
6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童裝標準”的GB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開始實施。近日,新規實施“滿月”,筆者通過走訪發現,目前市場上仍有部分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不符合新國標要求。
填補空白 新規安全標準全面升級
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產品傷害監測和輿情監測顯示,近年來涉及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的傷害事故頻發,江西、廣東、河南等地均發生過幼童因繩帶而導致傷亡的安全事件。
為了提高嬰幼兒和兒童紡織產品的安全質量,國家標準委在發布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的基礎上,又出臺了強制性國家標準《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
與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內容不同,《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對于童裝頭頸、肩部、腰部等不同部位的繩帶設計作出了詳細規定,并列為強制性要求。新標準要求嬰幼兒及7歲以下兒童服裝頭頸部不允許存在任何繩帶,并要求附件應具有一定的抗拉強力,且不應存在銳利尖端和邊緣。此外,該標準在化學安全方面增加了6種增塑劑和鉛、鎘2種重金屬的限量要求。
部分在售童裝仍存安全隱患 家長對新規不知情
近日,筆者走訪了多家百貨商場,發現仍有不少品牌的童裝有繩帶設計,其中不乏尖銳的金屬紐扣。
位于君太百貨的四層兒童用品區,多家童裝品牌都在進行夏裝打折促銷。在多個知名童裝品牌專柜內,部分女童服裝都有繩帶,多數位于衣服的肩頸部和腰部。
無獨有偶,在某快時尚品牌的童裝區的顯眼位置,掛有一件胸前和腰間設有6顆金屬紐扣的牛仔背帶裙。據店員介紹,這款推薦為3-4歲女童的服裝很熱銷,而且女童的夏裝繩帶設計很常見,繩帶只是裝飾設計,一般沒有安全隱患。
相對大型商場和品牌童裝店來說,街邊小店則是隱患來源的重災區。
在萬壽路附近的一家外貿服裝店內,不少外貿童裝標簽上僅有品牌名稱和產品質地的標識。店內老板告訴筆者,外貿服裝基本上都沒有標簽,但質量有保證,并示意筆者試試手感。對于新國標的相關規定,老板表示不清楚。
采訪中,筆者發現雖然新國標已經實施一個月,但很多家長并不了解童裝標準的相關內容,也很少關注服裝本身的安全問題。相比之下,他們更關注服裝的款式和價格。
“女孩子都喜歡這種繩子系成的蝴蝶結,沒考慮過有什么危險”,在童裝區內給四歲女兒選購夏裝的馬女士表示,一般會摸摸衣服的質量,只要孩子穿著舒服,價格和款式合適就可以。
與馬女士一樣,熱衷于網購的年輕家長也將款式和價格作為選購標準,而忽略服裝潛在的風險。
剛剛晉升為母親的李女士表示,網上的嬰幼兒服裝款式很多,而且搭配也很好,性價比很高。選購的時候很少注意標簽上的內容,對于目前正在實施的《規范》也不知情。
在筆者隨機采訪的10位家長中,有8人表示給孩子買過有繩帶設計的服裝,而對于童裝新規,多數家長表示不清楚,3人表示聽說過,知道繩帶設計存在安全隱患。
過渡期讓企業消化內存 家長需嚴格把關
隨后,筆者根據探訪結果致電某大型童裝品牌,該品牌市場部負責人劉先生表示,目前市場上在售的有繩帶設計產品均為6月1日之前生產的“老貨品”,商品符合舊標準的各項要求,“目前正在生產的產品是嚴格按照新國標的要求執行的”。
筆者查閱國家標準委員會官網了解到,為了保證市場平穩,《規范》設置了兩年的實施過渡期,即今年6月1日前生產并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產品,允許在市場上繼續銷售至2018年5月31日。
中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規范》實施后,生產商有兩年的時間消化庫存,但今年6月1日后生產的童裝必須符合新國標的要求。
對于過渡時期的安全問題,中消協提醒消費者要做到“一看、二聞、三摸、四選”。家長在給孩子選購服裝時,要注意標簽和服裝外觀的完整;在挑選時要聞一聞,如有明顯異味或刺激性氣味的服裝,則不建議購買。同時,嬰童服裝要手感柔軟,選擇裝飾物少、沒有繩帶的服裝,盡量到正規的商場、超市、平臺選購嬰童服裝,以減少安全隱患。最后,提醒消費者新衣服在穿著前盡量先進行洗滌,尤其是貼身穿著的衣物。(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