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檢驗檢疫出臺12項措施促外貿回穩向好
時間:2016年09月14日來源:中國日報作者:
這12項舉措包括完善檢驗檢疫創新制度體系建設、推進制度落地,服務天津自貿區建設;深化京津冀檢驗檢疫一體化,高標準落實動植檢、食品安全、工業品監管一體化工作規范,深化認證監管區域聯動,推動華北五局合作機制縱深發展;對天津北塘港區、大港港區、北辰區陸路港、航空物流區等口岸開發開放積極提供技術幫扶,支持天津港在多個內陸省份建設無水港;通過制定目錄清單、建立長效機制、依托“互聯網+”、創新服務方式,進一
近日,天津檢驗檢疫局圍繞強化制度創新、提升貿易便利化、推進“優進優出”三個方面,推出12項工作舉措,旨在進一步促進天津外貿回穩向好。
這12項舉措包括完善檢驗檢疫創新制度體系建設、推進制度落地,服務天津自貿區建設;深化京津冀檢驗檢疫一體化,高標準落實動植檢、食品安全、工業品監管一體化工作規范,深化認證監管區域聯動,推動華北五局合作機制縱深發展;對天津北塘港區、大港港區、北辰區陸路港、航空物流區等口岸開發開放積極提供技術幫扶,支持天津港在多個內陸省份建設無水港;通過制定目錄清單、建立長效機制、依托“互聯網+”、創新服務方式,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改革;加大對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結果的采信力度,深化企業信用等級差異化管理,創新檢驗檢疫分類監管;推動“單一窗口”、“一站式作業”、“三互”改革,探索“一次申報、聯合查驗、一次放行”的便利通關模式;加強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通過實施“出口食品質量競爭力提升工程”、“同線同標同質”等幫扶行動計劃,推進“優進優出”;強化制度創新,支持天津會展經濟、跨境電商、平行進口汽車產業、郵輪游艇等新興產業發展;深化原產地簽證便利化改革,加強政策宣貫,提高原產地證書利用率;發揮檢驗檢疫技術優勢,強化針對性幫扶,服務地方經濟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天津檢驗檢疫局緊密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實施,精準對接地方外貿發展需求,尤其在全面推進電子通關、深化京津冀區域“進口直通、出口直放”、創新制度支持天津自貿區建設、發揮職能優勢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宣貫優惠政策助力企業降低各種成本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上半年,實施電子放行137.4萬箱,共為進出口企業節省通關成本約4000萬元;先后為天津本地外貿企業政策宣講20余場次,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5.6萬份,為企業節約關稅約1.2億美元。
這12項舉措包括完善檢驗檢疫創新制度體系建設、推進制度落地,服務天津自貿區建設;深化京津冀檢驗檢疫一體化,高標準落實動植檢、食品安全、工業品監管一體化工作規范,深化認證監管區域聯動,推動華北五局合作機制縱深發展;對天津北塘港區、大港港區、北辰區陸路港、航空物流區等口岸開發開放積極提供技術幫扶,支持天津港在多個內陸省份建設無水港;通過制定目錄清單、建立長效機制、依托“互聯網+”、創新服務方式,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改革;加大對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結果的采信力度,深化企業信用等級差異化管理,創新檢驗檢疫分類監管;推動“單一窗口”、“一站式作業”、“三互”改革,探索“一次申報、聯合查驗、一次放行”的便利通關模式;加強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通過實施“出口食品質量競爭力提升工程”、“同線同標同質”等幫扶行動計劃,推進“優進優出”;強化制度創新,支持天津會展經濟、跨境電商、平行進口汽車產業、郵輪游艇等新興產業發展;深化原產地簽證便利化改革,加強政策宣貫,提高原產地證書利用率;發揮檢驗檢疫技術優勢,強化針對性幫扶,服務地方經濟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天津檢驗檢疫局緊密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實施,精準對接地方外貿發展需求,尤其在全面推進電子通關、深化京津冀區域“進口直通、出口直放”、創新制度支持天津自貿區建設、發揮職能優勢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宣貫優惠政策助力企業降低各種成本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上半年,實施電子放行137.4萬箱,共為進出口企業節省通關成本約4000萬元;先后為天津本地外貿企業政策宣講20余場次,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5.6萬份,為企業節約關稅約1.2億美元。
相關閱讀
- 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出爐,紡織行業企業須重點關注2022.06.07
- 工信部、國改委聯合發布《關于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2022.04.22
- 緊箍咒緊繃!34家印染廠犯了難,要么整治提升,要么自動關停退出!2021.03.15
-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上半年國家出了這些支持政策!2020.08.13
- 下游工廠利潤低、不景氣,那么款多、量小、貨期短的訂單,接還是不接?2019.06.21
- 31個省區市全部頂格減征“六稅兩費”2019.02.28
- 52項新舉措加碼 打通減稅降費“最后一公里”2019.02.21
- 歐盟對額外33種用于服裝和紡織的化學品設限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