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委會委員屈賢明表示,新的路線圖根據新的技術發展趨勢,并基于過去兩年的發展現狀對未來做出了新的展望,在原有基礎上補充了關鍵材料和關鍵專用制造裝備等內容。
《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更新
時間:2018年02月24日來源:中國化工報作者:
日前,《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2017年版)在北京發布。新版的技術路線圖將引導廣大企業和科研、教育等專業機構探索《中國制造2025》未來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引導市場和社會資源向國家戰略重點有效聚集。
日前,《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2017年版)在北京發布。新版的技術路線圖將引導廣大企業和科研、教育等專業機構探索《中國制造2025》未來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引導市場和社會資源向國家戰略重點有效聚集。
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委會委員屈賢明表示,新的路線圖根據新的技術發展趨勢,并基于過去兩年的發展現狀對未來做出了新的展望,在原有基礎上補充了關鍵材料和關鍵專用制造裝備等內容。
IDC公司智能制造行業分析師麻芃表示,近年來,工業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云計算等發展迅速,為工業軟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所以新的路線圖在工業軟件領域進行了較大的調整,特別強調了要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新型技術。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10大重點領域。2015年底公布的首版技術路線圖將上述10大領域進一步細化為23個優先發展方向,并設置了更為詳細的發展目標。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委會主任路甬祥指出,第一版技術路線圖發布到現在已有兩年多時間。這一過程中,全球制造業處于轉換發展理念、調整失衡結構、重構競爭優勢的關鍵階段,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涌現,技術路線圖也就需要與時俱進不斷修改和完善。
在屈賢明看來,目前10大重點領域的發展并不平衡。預計10大重點領域和23個優先發展方向到2025年,其綜合水平將呈現出“兩頭小、中間大”的腰鼓狀;中國的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3大產業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大部分領域和優先發展方向如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農業裝備、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戰略新材料等將整體步入世界先進行列。此外,中國制造中家用電器、石油煉化、工程機械3大行業有希望到2025年沖擊世界第一。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強調,組織實施《中國制造2025》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廣泛參與、共同努力。戰略咨詢委組織研究編制和發布《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就是發揮第三方咨詢機構和專家的智慧,為市場主體創新決策提供智力支持的一個重要體現。技術路線圖發布后,要認真組織宣傳工作,加大宣傳解讀力度,努力提升技術路線圖的影響力,充分發揮技術路線圖對提高我國制造業創新能力的引導作用。
標簽:中國制造
相關閱讀
- 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出爐,紡織行業企業須重點關注2022.06.07
- 工信部、國改委聯合發布《關于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2022.04.22
- 緊箍咒緊繃!34家印染廠犯了難,要么整治提升,要么自動關停退出!2021.03.15
-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上半年國家出了這些支持政策!2020.08.13
- 下游工廠利潤低、不景氣,那么款多、量小、貨期短的訂單,接還是不接?2019.06.21
- 31個省區市全部頂格減征“六稅兩費”2019.02.28
- 52項新舉措加碼 打通減稅降費“最后一公里”2019.02.21
- 歐盟對額外33種用于服裝和紡織的化學品設限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