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留住外來工
走進定海區白泉鎮的舟山寶島制衣有限公司,雖說才過元宵節,可那里的生產卻已熱火朝天。“別看我們的公司外來民工占到三分之一多,且不少是技術骨干,可他們沒一個不歸或者是遲歸的。有些企業春節后常常會出現節后用工真空,我們公司幾年來一直沒有出現這種狀況。”“寶島”老總周國初說起這些,頗有心得。 “寶島”公司是家以做外銷針織、服裝產品為主的企業,需要的是熟練的裁剪縫紉工等,技術要求比較高,按理說,用工本應很緊張,再加上時有外地企業前來“挖人”,節后很容易出現用工短缺。為什么“寶島”不缺?周國初一語道出其中的奧秘,靠的是人性化管理,靠的是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在我們公司,沒有本地工與外地工的區別,無論是在薪酬上,還是在福利待遇上。” 寶島公司外來員工說,“在我們公司,從老總到車間負責人還有工友,他們從不會用一種看不起人的口氣稱我們是外來人。”“我們和本地員工一起,在一個食堂吃飯,在一個地方開會,在一個地方住宿。”“公司給我們與本地工相同的待遇,我們也可以評先進,受表彰,拿獎金。”在公司的文件中,記者看到,該公司先進名額中,外來民工占40%,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中外來人員也占到40%,中層干部中外來人員占到25%。 人性化管理,是“寶島”的一大特色。今年公司正月初八開工,考慮到外地人對“元宵節”比較重視,公司要求他們過完“元宵節”后準時上班,差旅費全部由公司報銷。而實際上,過了初八就有人從安徽阜陽趕到公司。公司自2000年搬遷到白泉以來,有2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一直沒有離開過公司。原先的外地民工一帶二、二帶三地把自己的親戚朋友帶到“寶島”來,今年節后他們又帶來了20多個人。 “寶島”公司有一個慣例,員工生日那天,公司會送上一只蛋糕,并在電視臺點上一首歌表示祝賀。這一待遇,外來務工人員同樣享受。一外地女民工說,35歲了,從沒有人給自己送生日蛋糕,更不要說上電視臺給自己點歌了,自己只有以更努力的工作來回報“寶島”這個溫暖的大家庭。 公司專門準備了員工福利基金,用于職工旅游、困難職工扶助等。一外來務工人員因生病花了4000多元,公司給她報銷了3000多元。公司還專門開設了“員工之家”,配備了必要的娛樂工具,供員工在休息時休閑娛樂,讓他們盡情享受家的溫馨。 “人心都是肉做的,公司對員工有多少關愛,就有多少回報,這也是我們這里員工別人挖不走的原因。”周國初說得很實在。 |
來自: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