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紡布是指不經過編織,而用很多帶刺的針將纖維纏繞在一起,或使其部分粘著在一起而成的布料。
2. 人們在20世紀初就已經發明了無紡布的制造原理,最先以工廠規模進行生產的則是1939年的美國Felt公司(American Felt Co.),1944年左右歐洲德國的KARL FREUDENBERG公司等也開始了無紡布的生產。
日本的無紡布生產始于1958年的DAINIKKU株式會社,其后2年內又有7家公司加入。現在無紡布的用途、使用材料、制造方法都有所增加,已成為我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奧妙就在于根據原料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柔韌度、厚薄度、各種性能和形狀可以自由創造。
3. 無紡布有很多優點:1)通氣性 2)過濾性 3)保溫性 4)吸水性 5)防水性 6)伸縮性 7)不蓬亂 8)手感好、柔軟 9)輕盈 10)有彈性、可復原11)沒有布料的方向性 12)與紡織布相比生產性高、生產速度快 13)價格低、可大量生產 等等。
缺點是:1)與紡織布相比強度和耐久性較差 2)不能象其他布料一樣清洗 3)纖維按一定方向排列、所以容易從直角方向裂開 等等。因此最近生產方法的改善主要放在防止分裂的改良上。
4. 制造方法大致分為用水的濕式法 (在日本占7%、世界范圍內占1~2%)和不用水的干式法(在日本占93%、世界范圍內為98~99%)。其他還有熱風或熱壓固定法(熱粘合法、拉線粘合法等)和使用粘合劑的方法(化學粘合法)等等。
日本2001年的制造方法分別如下所示:
化學粘合法 42,975噸 ( 14%)
熱粘合法 40,610噸 ( 14%)
針束打孔法 86,127噸 ( 29%)
拉線束帶法 16,431噸 ( .6%)
拉線粘合法 81,248噸 ( 27%)
其他干式法 9,022噸 ( .3%)
濕式法 21,625噸 ( .7%)
合計 298,038噸 (100.0%)
拉線粘合法只用于長纖維。其他全使用短纖維。
5. 2001年不同原料的國產份額如下:
聚酯 104,757噸 (33%)
聚丙烯 81,678噸 (26%)
尼龍 13,370噸 ( 4%)
其他合成纖維 40,062噸 (13%)
粘膠纖維 人造纖維 17,735噸 ( 6%)
木紙漿 20,805噸 ( 7%)
玻璃纖維 3,653噸 ( 1%)
其他 31,439噸 (10%)
合 計 313,499噸 (100.0%)
6. 無紡布的用途有多種多樣,2001年的國產品的用途大致可分為:
衣料/里料用 10,901噸 ( 4%)
產業用 87,493噸 (29%)
土木/建筑/農業用 40,318噸 (14%)
家庭用 44,972噸 (15%)
醫療/衛生用 83,723噸 (28%)
其他 30,631噸 (10%)
合 計 298,038噸 (100%)
◎ 衣料/里料用是指襯布、粘襯、填充棉、墊肩、胸罩墊、宣傳用工作服、旅行內衣、徽章、手袋、拖鞋、帽子等。
◎ 產業用是指研磨劑、吸油劑、制紙氈、隔熱材料、隔音材料、防震劑、印刷底座電氣絕緣材料、電磁波屏蔽材料、電池隔板、膠帶、磁盤包裝材料、V皮帶、天花板以及各種濾波器等。
◎ 土木/建筑/農業用是指管材、墻壁裝潢材料、隔音·防震材料、屋面材料、防結露板、防蝕材料、強化劑、塑料簡易溫室用板、苗床用板、防霜板、遮光板、園藝花盆等。
◎ 家庭用是指毛氈布料、地毯、坐墊材料、接待椅的填充棉、壁紙、棉被填充棉、棉被袋、枕套、被單、收藏袋、包袱皮、茶袋、日歷、書皮、桌布、午餐墊等。
◎ 醫療·衛生用是指手術服、覆蓋布、帽子、口罩、床單、抗菌墊、紙尿布、衛生巾、止血塞等生理用品、紗布、棉棒、手巾把、口罩等。
7. 2001年世界無紡布的一年生產量大致如下:
亞洲(含中國) 100萬噸
歐洲 100萬噸
北美 100萬噸
其他(中近東、土耳其、伊朗等) 150萬噸
合 計 450萬噸
8. 2001年日本的國產/出口/進口情況如下:
國產 約 30萬噸 (含出口) 單價.. ¥639/kg
出口 約 2.8萬噸 . 單價 ¥1,535/kg
進口 約 4.8萬噸 . 單價.. ¥436/kg
無紡布的出口在數量上雖然少于進口,但因為出口的是高價品,所以金額是出口的一倍以上。出口無紡布到日本,重量輕的不可以,但品質也沒有規定。
9. 日本無紡布的進出口變化如下:
1997 1999 2001 出口 24,194(46,887) 26,330(42,811) 26,263(40,309) 進口 30,540(17,511) 40,948(20,758) 48,358(21,120)
單位:噸(百萬日元)
10. 2001年日本的主要出口國是
1. 美國 6,537/24.9 ( 6,537/16.2)
2. 中國 4,004/15.3 ( 8,278/20.6)
3. 韓國 3,811/14.5 (. 3,371/8.4)
4. 香港 3,632/13.9 ( 6,538/16.2)
5. 臺灣 1,506/5.8 (. 1,829/4.6)
6. 泰國 952/3.6 (. 1,229/3.0)
7. 新加坡 837/3.2 (... 972/2.4)
8. 德國 562/2.1 (. 1,145/2.8)
9. 印度尼西亞 400/1.5 (... 739/1.8)
10. 意大利 282/1.0 (... 759/1.9)
其他 3,740/14.2 ( 8,909/22.1)
合 計 26,263/100 (.40,309/100)
單位:噸/份額%(百萬日元/份額%)
11. 2001年日本的主要進口國是
1. 韓國 13,189/27.3 ( 3,932/20.8)
2. 臺灣 7,867/16.3 ( 2,474/13.1)
3. 美國 7,487/15.5 ( 5,869/31.1)
4. 中國 4,148/8.6 (. 1,396/7.4)
5. 盧森堡 3,545/7.3 ( 3,207/17.0)
6. 德國 2,087/4.3 ( 777/4.1)
7. 意大利 773/1.6 ( 284/1.5)
8. 墨西哥 766/1.6 ( 221/1.2)
9. 荷蘭 593/1.2 ( 419/2.2)
10. 法國 261/0.5 ( 146/0.8)
其他 48,358/100 (.18,885/100)
合 計 26,263/100 (.40,309/100)
單位:噸/份額%(百萬日元/份額%)
12. 目前日本生產商進入亞洲、美國等獨資建立海外工廠或合并當地生產商的約有10~20家。
13. 無紡布的銷售渠道多種多樣,一般來說為
( i )如果是尿布,則為材料生產商→尿布生產商→量販店·藥房
(i i)如果是汽車用品,則為材料生產商→汽車用品生產商→商社→汽車生產商
14. 對環境問題的努力很早就開始了。
( i )空調·集塵管和排水過濾管付諸實用。
(i i)塑料瓶的纖維再次利用后作成的無紡布可用于汽車的內部裝飾。
(iii)使用可在土中自然分解的生態原材料。
(iv )可以生產不含鹵素的不燃無紡布。
( v )用于農業和汽車座位的回收利用得到發展。
現在最大的問題點就是如何處理好尿布等一次性商品。
( i )一般無紡布的全球化進程不斷前進,世界競爭激烈。
(i i)不僅是從中國等國進口的布匹增加,加工品的進口也增加了。
(iii)日本的生產商向海外轉移的設備增加。
(iv )廢業、企業合并、聯合增加。
但是,也有好的方面。世界無紡布業界的最終目的就是無紡布可用于清洗力強的外衣服飾,經過不斷研究,這已有可能實現。現在歐美已經開始有試驗品在學會或展覽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