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質量檢驗的“三性”
建設“三性”是指檢驗工作的公正性、科學性和權威性。這也是對檢驗 工作的基本要求,對發揮檢驗工作的作用十分重要 。
1.檢驗工作的公正性:
檢驗工作的公正性是對質量檢驗最主要的要求,沒有公正性,檢驗就失去了意義,也就談不上把關的職能。所謂檢驗工作的公正性,是指檢驗機構和人員在開展產品質量檢驗時,既要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獨立行使產品質量檢驗的職權,又要堅持原則,不詢私情,秉公辦事,認真負責,實事求是 。原則性是公正性的基礎,堅持原則,就是要嚴格執行技術標準,嚴格執行檢驗制度,嚴格執行訂貨合同,嚴格執行質量責任制;是非要清楚,獎罰要分明,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一切按原則辦事 。按原則辦事,關鍵在于碰到矛盾時,能否客觀公正的處理問題,不受任何勢力或人員的無理干擾,也不因任何人的求情或私人關系而高抬貴手。例如,當產量和質量發生矛盾時,工廠利益和用戶利益發生矛盾時,或者質量和交貨期發生矛盾時,都應堅持質量標準,堅持按規章制度辦事。質量爭議是經常發生的,商業貿易中企業與用戶之間,企業生產中車間與車間、工序與工序之間,檢驗工人本身與生產工人之間,對同一產品質量會有不同的評價和看法。這些爭議涉及到雙方的利益,小則爭吵不休,大則訴諸法律。最后依kao第三方做出仲裁和判決,這種仲裁和判決是否正確,取決于通過檢驗提供充分有效的檢驗結果和檢驗數據。為此,要求檢驗人員有高度的思想素質,有高度的原則性和政策性,要在處理問題中,根據事實和客觀標準作出公正的裁決 。
此外,還有大量的質量審核、質量評價和抽查監督工作,離開檢驗的公正性,這些工作也會失去真實的意義 。
2.檢驗工作的科學性:
這里說的是要通過科學的檢測手段,提供準確的檢測數據,按照科學合理的判斷標準,客觀地評價產品質量。為此,要做好以下幾點:
(1) 對檢驗機構進行科學合理的定崗定編。也就是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確保每個崗位的工作均有可以勝任的人員來承擔檢驗或管理工作 。
(2) 對檢驗和試驗人員進行培訓和進行資格認證。也就是要制定每個崗位的相應的培訓計劃,并予以實施。使每個檢測和試驗人員掌握必要的檢測試驗知識和能力,懂得必要的工藝和管理知識,具備檢驗人員必須具備的思想和技術素質,這是保證檢驗工作科學性不可缺少的要素 。
(3) 健全和完善質量管理和檢驗方面的規章制度。也就是要使檢驗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切忌無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現象 。
(4) 要有明確無誤的檢驗標準。標準是檢驗的重要依據。產品的適用性受到時間、地點、使用對象、社會環境、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產品的質量高低隨用戶需求的不同而不同。為保證質量,科學地判斷產品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企業必須按現行標準生產,但同時又要不斷地修改、完善和提高標準。總之,只有按標準組織生產和檢驗,產品質量才有保證,這也充分體現企業對用戶負責的精神 。
(5) 不斷完善檢測手段,提高動態檢測水平。企業應盡可能提高檢測能力,提高檢測手段的精密度和準確度,盡可能采用自動化檢測裝置,以消除人工檢測的誤差,減少錯檢與漏檢的發生 。
科學性與公正性也是緊密相關的,沒有科學性也無法保證公正性 。
3.檢驗工作的權威性:
權威性是正確進行檢驗的基礎。所謂檢驗的權威性實質上是對檢驗人員和檢驗結果的信任感和尊重程度。樹立檢驗工作的權威是十分必要的,是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工作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我們當前許多企業的質儉部門和質檢人員,缺乏必要的權威,因此檢驗監督工作很難進行,不利于保證產品質量。檢驗人員的話工人可以不聽,檢驗部門的決定,下面可以不執行,少數企業甚至出現生產與檢驗人員對立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將是工廠十分危險的現象,但是作為檢驗部門的人員,必須以自己的能力樹立足夠的威信,讓別人信服 。
檢驗工作的權威在實際工作中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來自檢驗人員過硬的思想和本領,這是在長期實踐中,依kao工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以及為企業和用戶服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起來的。具備令人信服的工作作風, 所出具的檢驗技術報告能得到生產和技術部門的信賴,能確保檢驗結果的真實性、客觀性,能用準確的數據作出準確的判斷。在企業內部檢驗中,能使產品檢驗同過程控制(IPQC)結合起來,使之溶為一體。可以更有利于提高工序質量,如果產品檢驗人員能夠做到好的質量監督、好的質量服務員,也就是當好生產部門保證質量的參謀,那么檢驗工作的權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
二是從制度上明確檢驗人員的職責和權利,例如,通常許多公司規定,當操作工人違犯操作工藝規程時,檢驗人員有權責令其停止生產,未經首件檢查確認合格時,生產工人不得正式成批投產,如此等等。
三是企業領導,特別是最高領導者應該支持和尊重檢驗部門及其人員正確行使其規定的權力,產品的符合性判斷(合格或不合格)由檢驗部門根據技術標準作出決定,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通常質量保證比較好的企業,其質量部門的業務受控于集團質量總監,因此ISO9000的2000版特別要求了企業最高領導人對質量體系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