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版
巴黎是時尚之都,法國人既講時尚又人人言稱文化藝術。法國姑娘漂亮,小夥子瀟灑。法版時裝不論男女,大多講究腰身線條的性感。曾有夏奈爾創造了直身直裙女裝,後來也不得不順應法國人心態,收緊了腰身。法國的男裝不論西服還是休閒裝,即使襯衣、毛衣,也是剪裁合體、製作精細。論款式,收腰貼身、背挺肩拔,肩袖沒有累贅,把法國男人包裝得挺胸凹肚,身材俊美。就法國人穿衣與美國人比,美國風行粗獷的牛仔派頭,法國男人則喜歡細膩雅致的包裝行頭。
意大利版
做衣服、做鞋子,是意大利十分走紅的傳統行業。米蘭的時裝新潮,總要在世界颳起旋風。近年國際最流行的成衣,就是意大利版型的。米蘭的男裝佔盡了“回歸、懷舊、自然、運動”的風頭,加上意大利男人固有的熱情、浪漫,因此,縱觀意大利男裝,多采用圓潤肩型、長腰身、線條流暢的溫情造型。衣身放量比法國版的略寬,身型卻十分修長。倘若在米蘭街頭走一遭,滿眼靚女俊男,黑色深色瘦身衣褲、白襯衣寬寬鬆松,個個仿佛都是身材高挑的芭蕾舞演員。據說意大利男人的身材在歐洲男人裏是算矮的,全靠意版服裝來襯托修長了。
德國版
德國服裝業近年悄然興旺,現代成衣加工業世界矚目。德國成衣質量高,設計合理、實用,但風采卻略遜法意兩版。儘管德版的外表不甚惹眼,翻開衣裏,各種口袋配件功能齊全,功能性設計細緻得像德國造的精密儀器。因此,男性性感印象卻更強一些,這就得益於德國裝把德男人打扮得健壯,高大、威嚴。德國的彪馬牛仔褲有一種運動風格。瘦緊而又適於活動,能讓男人像運\動員般充滿活力,生機勃勃。就不像美國的牛仔褲,即使是名牌,穿上就有一種工人師傅的感覺。而英國的牛仔褲穿不好還不如街頭朋克。法意的牛仔褲又過於休閒,只有德國牛仔褲讓男人的腿顯得威猛。
美國版
美國人似乎沒有時間定下心來做很細膩、很藝術的事。雖然喜歡大場面,卻有點粗糙,從服飾裝束上看不出多少歷史和文化傳統。卻因十分現代化,就以輕鬆隨意的造型吸引各國青年。簡約的現代成衣,是以美國生活方式為文化背景的。因此,美國的一切“非正裝”衣服似乎都要設計得如同睡衣那樣肥大寬鬆,讓人舒服。舉軍裝為例,蘇式的束腰長擺,顯得高大;英國的軍人嚴謹得像紳士;德國軍裝顯示出威嚴和紀律性;美國軍裝就是肥大而隨意,透露著美國生活方式,首先講究效率、實用和舒服,風度其次。
日本版
日本的服裝版型,最適合中國人的身材。日本版西服設計細緻週全,但不夠挺拔瀟灑,不如法國、意大利服裝有味。所以“日版”的西服多適合商人、政客,而文化人多喜歡歐美風格。另外,中國北方人身材與氣質都與日本人不同,還是添點“歐版”味才對。
中國版
各地男人的形體氣質與習性差異巨大,自然不能穿一種風格的“洋裝”。認清自己、認清各國服裝風格才好對路穿衣。北方男人可以參照西歐和北歐服裝風格;西北人似乎離俄羅斯風格近一些;上海人的作派與日本衣飾的氣質相近;廣東沿海男人,似乎只有港澳流派可以沿襲搬抄。當然,這只能說明地域民風的大致風格,穿衣戴帽首先要展現個性,分清“東洋”與“西洋”,各取所愛。
Hugo Boss
Hugo Boss在國際男裝市場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點從其行銷全世界80多個國家的通路即可得到有力的證明。不鼓吹設計師風格的Boss,完全以強力放送陽剛味十足的廣告形象,傳達一種大眾化的男性服裝風格。這個崛起于70年代的德國品牌,不論設計或形象都非常男性化,而且是那種不化妝,也不戴多余的首飾,很注重社會認同的男性形象。
W&LT
此品牌崛起于91年,設計師Walter所設計的商品基本上為“無性別主義”。Walter對服裝觀點是沒有性別差異的,因此他設計的衣服,男人、女人都可以穿。開啟喜歡另類服飾的愛炫年輕人的另一種選擇,傳達流行時尚本來就是起源于想像力解放的意念。
GIANFRANCO FERRE
素有“造型美天才”之稱的Ferre,對于線條的結構拿捏得恰如其分;精巧的手工,更使得設計者可以充分發揮幾何與不對稱的剪裁,這也是Ferre男裝樣式上的一大特色。基本上,Ferre的男裝顯得很大方,西裝、襯衫、領帶甚至其他的配件,多半以正統帶復古的款式居多,顏色也較偏向原色系,特別是黑色、藍色,在一片前衛、新潮的艷色里,反而流露出不同凡響的男性氣質。
GUCCI
提到意大利名牌GUCCI,絕不能忽略掉現在的創意總監兼設計師Tom Ford。Tom Ford在95年秋冬首度的男裝發布會中,以亮皮招牌鞋不穿襪的嶄新造型,讓世界評論家發出驚嘆。而且他把招牌鞋上的馬銜鏈變細,令人感覺更有型。當然,風靡全球的G標志也是由他發明的。GUCCI現在已成為時裝界最具地位的品牌,與PRADA并稱九十年代的經典時尚代言者。
Dolce&Gabbana
意大利雙人組設計師Dolce&Gabbana,他們所設計的男裝充滿了明顯的女性化風格,和一種紈绔子弟的浪蕩氣息。在善于表達性感、叛逆而有濃厚西西里民俗色彩的設計風格下,Dolce&Gabbana的男裝顯得非常有個性。他們把男裝的設計重點擺在布料和結構比例上,人造皮毛、透明紗料、皮革、英國清教徒的飾品,都可能出現在Dolce&Gabbana的男裝里,還真有點驚世駭俗的味道。
COMME des GARCONS
川久保玲于1981年,在法國巴黎舉行了第一場發布會,創新的風格,立刻受到時裝界的重視,并尊定了品牌的地位。在設計風格上,完全不同于世紀傳統服裝的延續,川久保玲的破舊,立體剪裁,不對稱……令人印象深刻,蘊涵著屬于東方的禪機和思想。有些典雅與沉郁,展現了屬于東方的哲學味。她的創意影響了許多歐洲的設計師,甚至有評論家預言,COMME des GARCONS與PRADA的設計風格,將會是本世紀的服裝藍本,追求流行的人絕不能忽略她。
PRADA
PRADA的歷史起源于1913年,而且是以制造高級皮革制品起家的。PRADA男裝的特色,在于古典簡約又不失年輕化的設計,像是60年代意大利拿波里造型的西裝,因Muccia用了具有伸縮性的現代感素材,復古中賦予新意,可說創造了流行的獨特風格。非常重視品質的PRADA產品,是在意大利水準最高的工廠制作的,這也就是為什么穿上PRADA產品會感到舒適無比的原因。盡管強調品牌風格年輕化,但品質與耐用的水準依舊,特別注重完整的售后服務,這也是以高級皮革制品起家的PRADA,至今仍講究的傳統。
Christian Dior
Christian Dior在時裝界幾乎和古典畫上了等號。不過,從Christian Dior近期的男裝作品中,不難發現在保有古典神韻的同時,Christian Dior也力圖表現新鮮的創意。這和設計師Lacroix在1993年推出的一款復古浪漫的新郎禮服大受市場歡迎有很大的關系。愛爾蘭歌謠節慶和原野景色躍上Christian Dior秋冬男裝的設計舞臺,以法蘭絨及喀什米爾毛料為材質的不同蘇格蘭格子布,配上提高前釘扣的雙排扣西裝,內加單排扣西裝款式背心,古典中透著幾許鄉野的幽默,表現不同于傳統西裝套裝的新穿法。
Domma Karan
Domma Karan在1991年推出男裝,隔年,充滿美式風格的副牌DKNY Men也跟著上市。Domma Karan的設計,以干凈利落的線條和灰黑色調,凸顯都市男性的干練、自信。以性感的肢體為設計訴求的Domma Karan善于利用不同的質料剪裁服裝,使得男裝打破了以往古板、沉悶的印象,輕便、美觀、舒適、簡潔和突出體格之美一直是該品牌的注冊風格。而為了滿足現代人的需求,Domma Karan刻意在商標上貼上New York兩字,以顯示國際的設計觀。熟悉這個牌子的人,應該會對Domma Karan的注冊標志――黑色,留下深刻的印象。
Giorgio Armani
重視時尚的人幾乎都有共同的想法,都市男人在一生中,至少得擁有一件Armani的西裝。雖然這是一種恭維,但也證明了Armani在服裝界的分量。 這位強調“不著痕跡的優雅”的意大利設計師,試圖以色彩來平衡消費者追求和諧的需求,擅長以簡單的剪裁和低調、中性的色彩來表現優雅的氣質。Armani男裝最大的特色,是設計師喜歡采用如同女裝般質地十分柔軟的材質,賦予西裝特有的垂感,對于非肌肉型的男士來說,提供了身材上絕佳的修飾效果。 Armani的男裝設計既不性感也不算惹眼,但卻在做工和布料質地上展現一流品質和流行性,是職場上非常得體而稱頭的意大利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