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之后,內地紡企迎來復工、開工高潮。10日,山東某企業反映,山東省紡企比較集中的濱州、德州、青島等地紡企90%以上已復工生產。
“節后訂單增加不少,很多正在趕制訂單。”當日,山東濱州某紡企負責人表示,他們生以生產40S及以下的粗支紗為主,節后訂單增加了三成。企業認為,這得益于兩方面原因:第一,下游企業在經過國慶長假之后,紛紛補充庫存,紡企棉紗迎來一波銷售高潮;第二,從季節上看,目前正是傳統旺季的“金九銀十”,很多坯布、服裝企業加大了對秋冬面料的備貨力度。
該企業也看好10-11月行情,他們廠增加了開機臺數,也調整了生產班次。“100%開機,達到最佳和最大效率,旺季生產絕不掉鏈子。”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不過,該負責人也流露出了對原料資源一些擔憂。該企業生產用棉40%為內地地產棉,50%為新疆機采棉、10%為新疆手摘棉,但目前來看,今年棉價漲了2000-3000元/噸,他們擔心風險。據了解,目前,內地地產棉3128級價格在15000元/噸附近,新疆機采棉3128級也在14800-15200元/噸,手摘棉3128級監管庫價格在則16000元/噸以上,若以此價格進行生產,成本已倒掛。第二,今年棉花資源不夠豐富,擔心后期無棉可用。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預計2016年全國棉花總產量為491.6萬噸,同比下降5.7%,其中新疆棉產量378.2萬噸。再者,由于軋花廠的“缺位”,今年棉花上市較晚、較慢,紡企也擔心現有的儲備棉庫存用完后,棉花供應出現“缺口”。
“大家多數詢價,真正下單訂購并不多。”當天,一位在新疆詢價的山東紡企負責人表示,現今紡企原料庫存大都能再支撐10天半個月,暫時先不急于補庫,待棉花行情明朗再說。
另據部分紡企反饋,今年色紡行情不錯。10日,江蘇紡企反映,他們以色紡產品為主,近期行情較好,不僅訂單量上升,而且價格也相對穩定,為此,他們廠現今是滿負荷運轉。企業負責人表示,當純棉紗銷售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就及時調整了產品結構,不僅保障了企業利益,也豐富了市場滿足了客戶。當我們企業走投無路或前途難行的時候,換個思路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