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楊伊波在16日召開的“2016’棉花展望論壇”上表示的。
新疆是我國棉花主產區。中國棉花協會會長戴公興表示,目前新疆在國內外棉花產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國棉花的70%以上來自新疆,2015年度我國紡織用棉的一半以上是當年度產的新疆棉花。隨著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近年來新疆棉花經歷了市場鍛造,影響力不斷提升。
楊伊波介紹說,目前棉花收入占新疆農民收入的35%左右,部分主產區甚至占到70%,棉花產業已成為新疆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在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疆棉花產業今后將力求在四個方面改革創新,尋求突破,努力打造棉花全產業鏈中心。”楊伊波說,一是繼續推進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調整農業結構,重點發展益棉區和優質棉區,加快規劃建設一千萬畝棉花高產和超高產棉田,提高棉花生產的企業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的市場競爭力。
二是強力推進棉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以品牌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為依托,高起點、高水平的發展,有效承接東中部地區紡織服裝產業向新疆轉移集聚,加快打造完善新疆棉花全產業鏈,全面提升棉花產業的發展水平。
三是強力推進棉花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堅持以金融為保障的紡織服裝產業金融保險支持體系建設,棉紡企業上市融資平臺建設,鎖定棉花成本和收益,規避經營風險,拓展融資渠道,保障新疆棉花全產業鏈各個環節能夠協調與快速發展,全面提升新疆棉花及棉副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定價權和話語權。
四是強力推進棉花的對外開放合作。堅持以開放為動力,圍繞棉花產品對外出口的棉花種植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吸引東部外向型紡織企業來新疆,加快建設面向中西亞、俄羅斯和歐洲市場的紡織服裝出口加工區的商貿中心,利用新疆農業成熟的技術成果與中亞各國開展棉紡種植進口方面的合作,努力把新疆建成為國際棉紡產業物流、資金流和技術流的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