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表示,棉紡在整個紡織行業中占有重要地位,上半年,紡織行業的投資增速同比增長130%以上,其中,棉紡行業投資增速在13%以上。棉紡織行業的投資增長,則主要來源于新疆棉紡織產能投資。當前,新疆的棉紡織產業在國家宏觀戰略、技術與產業融合方面有很大的發展機遇,產業鏈效率、人才以及市場需求都積累了很多優勢,產業集群圍繞產業鏈配套逐步成熟,但仍面臨著原料供應、節能環保、產業創新能力及產業布局方面的問題。
夏令敏指出,紡織行業“十三五”發展的重點任務是實施“三品”戰略,推進智能制造,加快綠色發展進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企業綜合實力,推進品牌建設。部分優秀棉紡織企業的管理能力為行業樹立了標桿,產品技術能力在不斷提升,值得同行學習。
內地知名企業抱團落戶新疆,是看重新疆豐富優質的棉花資源和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但從今年年初以來,由于棉花市場供應不足,棉花價格也經歷了近年來最大的暴漲行情,由于資本市場的進入爆炒,給實體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和困難,日日上漲的棉花價格以及棉花與棉紗價格漲幅不同步造成的紡企利潤變化令紡織企業焦慮不堪。對此,朱北娜表示,我國在棉花收儲、目標價補貼、進口配額、棉花高征低扣政策等方面有了很大進步,行業政策越來越貼近企業的發展需求。目前棉紡景氣指數低于50,表現不溫不火,但中西部投資明顯升溫。在棉紡裝備上,緊密紡渦流紡自動穿經機等裝備有大量提升。技術環境上,設備武裝不夠、創新能力和產業鏈對接上有困難,產品工藝也在不斷提升。我國棉紡織行業科技成果引領行業創新,使得新疆棉紡織產業信息化建設效益不斷提升,節能減排取得階段性成果。
作為新疆紡織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劉燕寧表示,國家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目標是,到2023年,把新疆建設成國家重要的棉紡產業和服裝產業基地,紡織國際商貿區。同時,劉燕寧表示,國家有200億元規模的專項資金,使得新疆的棉紡織企業在用電、設備、運輸等方面享有專項補貼,新疆也投入了10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在免租、物流、裝備、貸款貼息等方面進行試點,給新疆的棉紡織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優惠,使得新疆的紡織產業發展優勢更為突出。
此外,研討會上,來自東華大學的特聘教授、紡織機械企業代表,也對新疆產業的發展發表了看法。研討會還舉辦了走近“紡織大工匠”暨“白鯊杯”梳理大工匠的啟動儀式,并現場舉辦了簽約儀式。夏令敏介紹:“在紡織行業開展工匠精神傳承對行業提升創新能力恰逢其時,對行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很有意義,紡織企業尤其要堅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