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是壓倒國內棉價的最后一根稻草?
時間:2017年12月19日來源:中國棉花網作者:
隨著北方天氣的降溫,棉花也進入了漫長的寒冬。在ICE期貨八連漲的背景下,雖然鄭棉也出現了反彈,但國內棉花現貨價格依然“我行我素”,持續下跌。緣何內外棉價走勢差異如此之大?現貨的下跌對期貨又有多大影響?
隨著北方天氣的降溫,棉花也進入了漫長的寒冬。在ICE期貨八連漲的背景下,雖然鄭棉也出現了反彈,但國內棉花現貨價格依然“我行我素”,持續下跌。緣何內外棉價走勢差異如此之大?現貨的下跌對期貨又有多大影響?
ICE棉花期貨投機氣氛濃
最近ICE棉花行情火爆,連連上漲,幾乎沒有像樣的調整。本輪行情先是受到印度棉鈴蟲影響,隨后又通過美國棉花收獲進度落后與銷售良好數據輪番炒作。但巧合的是在12月份USDA報告中,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花產量均被下調,并且還提高了美國的棉花出口量,成為很少見的炒作預期。進入12月份以后,正是美國棉花開始大量上市的時間,此時拉動ICE棉花期貨,無非是為美國、印度棉花出口打下堅實基礎,即便后期期貨價格有所調整,但再想跌回到70美分/磅以下幾乎沒有可能,從而保護了美國棉花種植者的利益。從CFTC公布的基金持倉報告來看,基金在ICE棉花上面的凈多頭寸已經達到了8.8萬手以上,明顯是基金利用題材推動棉價上漲。
現貨低迷拖累期貨走勢
國內棉價對外棉的上漲似乎并不理會,在進入12月份以后,價格不斷走低。據了解,因下游織布企業訂單不足,大部分棉紡企業仍以消化國儲棉庫存為主,并且庫存可以持續使用到春節前后,現在只是少量采購新疆棉和內地棉做配棉,加上年底資金緊張,企業都盡量減少庫存成本。棉花貿易商和軋花廠卻苦于清淡的購銷市場,不斷小幅調整價格回收資金,但即使這樣也難以吸引棉紡廠的采購大單。年關將至,北方環保政策仍在執行中,下游的染布廠部分被關停或停產,對坯布的影響較大,這反映出棉花下游需求不足,拖累了現貨價格,自然也限制了期貨價格的反彈空間。
反彈空間取決于下跌幅度
國內現貨價格底部到底是多少?現在市場普遍認為,國內外棉花差價在1500元/噸以內,國內棉紗具有優勢,如果差價到了1000元/噸以內,那么優勢將更加明顯。現在內外棉的差價是1500元/噸左右,也就是還有400-500元/噸的下跌空間。這是以現在國際棉價不變為前提計算的靜態差價,如果后期國際棉價繼續下跌則國內仍有下跌空間。當供給充足與需求不旺時,只能通過調低價格來消化,反彈的空間取決于下跌的幅度,也可以看作是對價格下跌的后期修復上漲。
受年底資金壓力、紡企庫存高企、織布廠訂單不足等眾多因素疊加影響,壓制著現貨價格一直走低,但從內外棉的差價來看,當前的棉花價格其實并沒有被低估。現在最擔心的是國際棉價再次走弱,將會成為壓倒國內棉價的最后一根稻草。
ICE棉花期貨投機氣氛濃
最近ICE棉花行情火爆,連連上漲,幾乎沒有像樣的調整。本輪行情先是受到印度棉鈴蟲影響,隨后又通過美國棉花收獲進度落后與銷售良好數據輪番炒作。但巧合的是在12月份USDA報告中,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花產量均被下調,并且還提高了美國的棉花出口量,成為很少見的炒作預期。進入12月份以后,正是美國棉花開始大量上市的時間,此時拉動ICE棉花期貨,無非是為美國、印度棉花出口打下堅實基礎,即便后期期貨價格有所調整,但再想跌回到70美分/磅以下幾乎沒有可能,從而保護了美國棉花種植者的利益。從CFTC公布的基金持倉報告來看,基金在ICE棉花上面的凈多頭寸已經達到了8.8萬手以上,明顯是基金利用題材推動棉價上漲。
現貨低迷拖累期貨走勢
國內棉價對外棉的上漲似乎并不理會,在進入12月份以后,價格不斷走低。據了解,因下游織布企業訂單不足,大部分棉紡企業仍以消化國儲棉庫存為主,并且庫存可以持續使用到春節前后,現在只是少量采購新疆棉和內地棉做配棉,加上年底資金緊張,企業都盡量減少庫存成本。棉花貿易商和軋花廠卻苦于清淡的購銷市場,不斷小幅調整價格回收資金,但即使這樣也難以吸引棉紡廠的采購大單。年關將至,北方環保政策仍在執行中,下游的染布廠部分被關停或停產,對坯布的影響較大,這反映出棉花下游需求不足,拖累了現貨價格,自然也限制了期貨價格的反彈空間。
反彈空間取決于下跌幅度
國內現貨價格底部到底是多少?現在市場普遍認為,國內外棉花差價在1500元/噸以內,國內棉紗具有優勢,如果差價到了1000元/噸以內,那么優勢將更加明顯。現在內外棉的差價是1500元/噸左右,也就是還有400-500元/噸的下跌空間。這是以現在國際棉價不變為前提計算的靜態差價,如果后期國際棉價繼續下跌則國內仍有下跌空間。當供給充足與需求不旺時,只能通過調低價格來消化,反彈的空間取決于下跌的幅度,也可以看作是對價格下跌的后期修復上漲。
受年底資金壓力、紡企庫存高企、織布廠訂單不足等眾多因素疊加影響,壓制著現貨價格一直走低,但從內外棉的差價來看,當前的棉花價格其實并沒有被低估。現在最擔心的是國際棉價再次走弱,將會成為壓倒國內棉價的最后一根稻草。
標簽:棉價
相關閱讀
- “中國制造2025”,毛紡織行業給出“新澳”答案2022.04.29
- COTTON USA?首次線上舉辦CHINA COTTON DAY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創新及長期合作2020.11.13
- 做服裝外貿一定要知道的120條服裝術語2020.10.28
- 柯橋、盛澤、中大各檔口全面上漲!漲價潮背后原因何在?2020.10.15
- Burberry的維多利亞時代風格軟帽系列2020.04.14
- 美農業部份預測棉花消費負面影響持續2020.04.01
- ICE美棉周四跌至五個月低位報每磅59.70美分2020.03.16
- Valextra 帶來 2020 春夏系列 Tric Trac 手腕包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