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于2016年11月份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棉花平均單產111.2公斤/畝,同比增加9.2%。按照中國棉花實播面積4384.5萬畝測算,預計總產量在487.7萬噸,同比減少6.5%。新疆自治區棉花實播面積2904.5萬畝,同比減少6.3%,平均單產131.3公斤/畝,同比增長10.9%,產量381.4萬噸,同比增長3.9%。可見不僅新疆棉總產量占全國比重高達78.2%,而且棉花畝均單產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8.1%。
現在中國棉花生產格局已經由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新疆三足鼎立的格局轉變為新疆一家獨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優化經濟作物的品種品質和區域布局,那么內地棉花生產能否止住下跌的趨勢。由于市場原因,近兩年棉花價格游走在低位區間,棉農植棉收益不高甚至出現虧損,全國面積和產量都不同程度出現下降,即便在補貼的條件下,新疆也未能止住植棉面積減少的趨勢,并且這種局面在繼續擴大。
有關專家表示,新疆地區有時會出現倒春寒,還有棉花成熟時期突然出現降溫,都會對棉花造成很大危害,不能把寶押在一個地方,如果哪一年碰上自然災害,整個產業就會受到很大影響。我國棉花生產重點在向西部傾斜的同時,無論從棉花產業安全還是農業生態出發,都要考慮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新疆三個棉區的平衡發展,農業生產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綜合氣候、生態和生產規模等各種因素,西北內陸棉區承擔50%-60%的生產能力,長江流域和黃和流域棉區承擔40%-50%的生產能力是符合科學的。
雖然2016年國內棉價企穩回升,棉農植棉收益增加,但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內地想要穩住棉花生產局面從而和新疆地區形成分庭抗禮之勢暫時存在較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