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傳統的正裝是以實體市場為目標,而這些時尚潮流服飾會更多向網絡市場推廣。”服博會上,洛茲股份的布展格局展示了企業的營銷方向。
不僅僅是洛茲,GXG、博洋、太平鳥等新一代“觸網”寧波服裝品牌將互聯網作為重要陣地,規劃著渠道藍圖。
更多以外貿代工起步的服裝企業,紛紛從網絡著手開拓國內市場,尋求轉型升級。
互聯網正改變著傳統的營銷,紡織服裝行業沖在前面。
作為全國主要的紡織服裝產地,我市傳統的紡織服裝企業不僅致力實體經營,而且精心謀劃網絡銷售并取得了可喜成績。僅僅在2011年,寧波服裝通過電商渠道就賣出15億元,年增長速度500%以上,去年我市還榮獲了年度“中國服裝電子商務最佳示范城市”稱號。
“花時美”是寧波老牌羊毛衫企業的代表,在寧波新興時裝品牌大舉擴張之時,“花時美”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從渠道上拓展品牌影響力?“花時美”將目光轉向電子商務。今年8月,“花時美”電子商務網站全新上線,并取得了成功,單件銷售量超千件。
“今后市場是網絡市場,而不是專賣店市場。”公司董事長葉伍元說,明年公司將擴大電子商務規模,屆時,銷售額有望達到2000萬元,電子商務將逐步成為公司銷售的主渠道。
據商務部發布的“十二五”電子商務發展指導意見,到2015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運用電子商務比例在80%以上,網絡零售額相當于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以上。如此龐大的市場潛力,讓越來越多企業轉型為“網陸兩棲”,它們有的自建網上商店,有的搭載淘寶網、當當網等網絡零售平臺。
在“觸網”銷售中服裝家紡占盡天時地利。去年國內最大的網購慶典天貓“雙十一”大促銷中,日實際成交量超過1000萬元的11家企業均為紡織服裝企業,而寧波的GXG和博洋家紡,分別以當日實際完成支付4600萬元和4000萬元,摘得冠軍和季軍。“紡織服裝之所以能成為網購主角,與其產品特性密不可分。”寧波合和杰斯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淑君認為,當前服裝的功能已不僅僅是保暖,更多的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衣服的更換率高,在人類社交中需求量很大,而互聯網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展示空間,在實體店的基礎上開辟網絡渠道對服裝產業而言更是當務之急。
市經信委副主任、服裝節組委會辦公室執行副主任周學明介紹,我市約有服裝企業3000家,去年全市服裝產量11億件,總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如何轉變發展方式,從傳統制造向現代時尚和電子商務拓展轉型,是寧波服裝產業一直探索的路徑。”周學明說,隨著國際不確定因素增加,服裝產業堅持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從有形市場到電商的無形市場,對拓展市場、提升品牌有很大促進作用。而服裝節也將積極推進電商發展,如將電商大會作為未來寧波服裝節常態化核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