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FUN,見仁見智,作品的與眾不同一定是成就FUN的一個方面。高楊作品的獨特在于自然處的流露。
環境更寬松,機會更廣泛,可以放手去做。同時設計師不能心氣兒太高,需要慢慢成熟,更不能把自己的作品賣到奢侈品的價。
把服裝設計當做一種FUN
愛美是天性,有人懂得欣賞,有人愿意創造,高楊屬于二者兼具那一類。“時尚是高于平淡生活的,是對更高境界的一種追求,是一種態度。先有這種態度,才能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時尚行業,以及圍繞著時尚轉的一些人和事。時尚并非遙不可及,就在每個人身邊,我們要把培養時尚觀念滲透給大家。”高楊做過造型師,對他做服裝設計師是一個積淀。“造型師,不僅是搭衣服,更需要增加內容,我會自己動手做衣服,里面有很多創造。做造型師,讓我更了解人們對時裝的需求。服裝設計是一個非常艱難的行業,它不僅涉及時裝文化,還涉及非常龐大的產業鏈,只有堅持和足夠的喜歡才可以做這件事。”
高楊把FUN當做設計作品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他不喜歡墨守成規,不喜歡平靜的安穩,這一點從他的經歷可見一斑。“做事情一定要好玩才能點燃我的興致。我說的這個FUN,不是瞎玩,是給自己一個目標,然后去突破,這里面包括了做設計師的方方面面。可能品牌發展到一定程度,作品每年要達到多少利潤,會成為我的興趣點,那又是另外一種FUN了。”
什么才是FUN,見仁見智,作品的與眾不同一定是成就FUN的一個方面。高楊作品的獨特在于自然處的流露。“跟別人不一樣不是刻意去追求,骨子里有什么,完全釋放出來,然后再往回收。設計師,要么在風格上獨特,要么在行業里對設計領域的發展有幫助,要么在占領市場份額上的商業模式是以往設計師所沒有的。再有就是把影響力做到了,設計師明星化。但首先要把衣服做好,拋給大家,讓大家去評判,獲得反饋意見。”
高楊是一個自覺性很高的人,他會在一件衣服上下很多工夫,力求在作品上看到完整性。在采集靈感階段,他用文字、靈感圖把好的想法記錄下來,以備設計時提取。“很多想法是突兀的,不及時記下來就忘記了。”他有一個協作性非常好的團隊,從生產、公關,乃至資金鏈,各個環節都比較到位。高楊是服裝設計師,同時也是在做產業,生意不大,在按部就班地發展,正走在把小企業做大的路上。
提到做產業的窘境和苦惱,高楊說每個做設計的人都會有窘境,情況不同而已,他既做設計又做經營,各種窘境都很多。但他沒時間苦惱,需要放松心態,培養一個專業的團隊。“經過最初階段,我已經把審美和商業做平衡了。我們時常說,游戲沒有規則就不好玩了。做設計會給你很多自由,但它還會有一個框架限制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同樣是一種樂趣,關鍵看如何把握。”
神秘優雅的創意定制
不管男裝還是女裝,高楊把品牌風格定義為神秘的優雅。他希望設計的作品可以升級人體線條、結構的美感。神秘,更多體現在立體感上,從剪裁結構上可以達到。優雅,要考慮人體美學,把服裝的功能性融入風格里。顏色選飽和度不高需要去打磨的,面料也需要進行一定的加工。
談到作品,高楊坦言,最滿意的永遠是下一個系列,每一季都要完善上一季的不足。設計上,突破無止境。品牌發展還處在尋找自我形象、維持自我形象的階段,找到一種風格,并穩定這種風格就是很大的突破。他自己比較滿意第一個系列,“那時,自己是初生牛犢,設計的很多作品非常好玩,特別有生命力。回頭看看,邁出的第一步是最美的,成長的階段要記錄。立體版型,是我在設計上的一個小突破。在我原來的意識里,服裝是平面,后來明白拎起來,里面就有了很多內涵。立體感是我尋找方向的一個很重要線索,就好像你在黑暗的地方,看到一個很小的光亮,它會給你指引,但那還不是火把。”
立足于好玩,高楊對設計滿腔熱忱,把自己的作品看做創意定制。他會為某個人設計服裝,但并不認為是高級定制。在他看來,高級定制本身處在服裝產業金字塔的頂端位置,需要環境,需要有人來買單。目前在國內有做得不錯的設計師,但非常少,不能算一個產業。國外有高級定制時裝周,有明星去走秀、看秀,具備一定的影響力,但有些時裝周也是在很艱難地發展,甚至招不上設計師。
考慮到市場需求,高楊對作品進行了比例劃分。T臺上的作品,怎么有概念怎么來,會在潮流趨勢上做功課。注重的是整體搭配能不能夠突出品牌的風格,會不會抓人眼球,引領大眾。一部分產品,有設計感,有風格,但沒有那么戲劇化和夸張;另一部分產品提供給精英層人群參加party時穿,風格上有一點過;剩下的部分是大家都可以買的,更能在概念下展示功能。按比例做產品是讓大家看到設計師駕馭同一概念,針對性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高楊的一些作品很夸張,只用于秀場,目的是突出品牌精髓,與實穿性無關,他說能穿到大街上的衣服無法引導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