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極為發達的設計行業,在天津很難找到一個極具個性風格的獨立設計師,而很多具有個性的設計師也都墻內開花墻外紅選擇了到時尚行業很發達的城市去發展。而天津在這樣一個曾經時尚的城市里,如今的天空,看似很難留住那些腦中天馬行空、手中妙筆生花的設計師。但是,這樣的天空卻又像一張白紙,看似空白,但可以在任何地方留下自己的印記。
本期人物
劉博,天津杉杉時裝公司設計總監。服裝專業畢業,5的年服裝制作經歷,14年間,一步一個腳印,從最基礎的打版制版做起,成為了一個出色的時裝設計師。
畢業后,劉博開始在五大道里的一個小服裝店里工作,主要就是打版、制版的工作。這個小店,在那個年代算是天津市比較高檔的服裝店,和現在的服裝定制差不多。那家店在五大道一座洋樓里的半地下室,就在那里,劉博從最基礎的打版、制版、裁剪開始做起,從此開始了設計師的生涯。和記者采訪過的很多設計師不同,在劉博的眼里,服裝市場是他談得最多的話題。
成熟女裝,要展現大氣女人味
主要設計什么風格的服裝?
劉博:主要設計35歲左右的成熟女裝。其實,說是35歲這個年齡層,但是現在35歲的女士和10年前、5年前相比,在自身的保養和對時尚的要求上,都比以往提高了很多。要是把5年前的設計拿出來放到現在,可能連50歲的女士都不愿意去穿了。
我個人比較喜歡簡潔、大氣的意大利風格的設計,比如MaxMara這樣的品牌。這樣的設計風格很簡潔、大氣、淡雅,在保持一定的設計感至之余,還有很強的實穿性、實用性。但是目前天津市場對于這樣的風格并不是很接受。
35歲的女士已經步入了人生中相對成熟和穩定的階段,所以在服裝風格上首先要體現出這種成熟、穩重的氣質。此外,更要在設計中體現出一些趣味,實際上,很多到了這個年齡的女士雖然生理年齡無法改變,但那種想要青春永駐的心情是普遍的,在成熟穩重的大前提下,要體現出成熟女性的女性魅力,但還要防止過于張揚。這個度,其實是比較難拿捏的。
設計之外,要考慮服裝市場
作為一名服裝企業里的設計總監,在設計之外,還要考慮到什么?
劉博:對于外行人來說,服裝設計就是畫畫圖而已,但是對于一個服裝設計師,尤其是服裝企業里的設計師來說,遠遠不止這些。設計的平衡感是品牌中的設計師最重要的。設計風格強了風險就會加大,風格減弱了又沒有什么意思,設計的過于中規中矩,設計出來的作品就缺乏特色,顯得平庸。有時候我自己設計的作品整體也會看上去并沒有什么毛病,但就是感覺沒有新意沒有特點。
我是善于做“加法”的。我設計的初期作品都會很簡單,然后再一點一點地在設計中加入元素,找到平衡點。最主要的還是要去市場中調查和感受,因為作為一個設計師,不僅要考慮設計的風格,還要考慮市場的接受程度、品牌的整體風格、店鋪的陳列、店鋪的整體效果等等。衣服放到賣場,對于品牌和顧客來說,服裝只占增加購買欲望因素的40%到50%,剩下的更要靠店鋪的整體形象把顧客吸引到店鋪中,這些都是要在設計的初期就要考慮到的事情。
服裝行業,正在進行重組洗牌
身在服裝企業內,你感覺在快時尚的沖擊下,天津本地的企業面臨著怎樣的局面?
劉博:快時尚的發展,讓人們的著裝方式和購買觀念都產生了變化。天津本地服裝企業大多不是定位于此,因為快時尚要有大量的資金支持、設計支持,讓顧客以較為低廉的價格買到最時尚的服裝。而質量并不是這些快時尚品牌所看中的。
現在服裝制作成本越來越高,價格也在不斷地向上漲,但同時也要保證服裝的品質。無論服裝價格怎樣上漲,品質是最重要的。這是天津本地服裝企業共同追求的,設計的水平、工藝的水平、面料的質量等,都要隨著市場的發展而不斷提高。
目前,服裝行業正在經歷著洗牌的過程。在下游產業,比如面料提供商正在經歷著洗牌,競爭力較差的企業已經紛紛倒閉,資源集中在幾家優秀的企業中,而隨著資源的集中,面料的價格也在不斷地上漲,而服裝企業在訂購面料的時候如果下手較晚,就會排隊等候。這種自下而上的洗牌過程,已經在影響著很多服裝企業。除了這些成本,店面的裝修、工人成本都要比之前提高了很多。現在裝修一個店面,花100萬都很難看出來檔次。
在選擇服裝面料上您有何心得?
劉博:雖然天津有著悠久的輕紡織歷史,但是主要還是面對零售,直接面向服裝企業的大型專業企業相對較少。目前主要還是依靠浙江、廣東等地的大型企業,這些面料商會根據時尚潮流、企業的需要而生產面料,在專業性和時尚程度上都是最好的。
筑巢引鳳,好企業才能留住人才
目前天津的設計師人才數量多么?
劉博:天津不是沒有好的設計師人才,而是很多優秀的設計師都到其他省市發展了。首要原因就是天津本地的服裝企業比較少,時尚氛圍不濃厚。現在我在招聘設計師的時候就比較難,特別優秀的設計師不愿意留在天津,甚至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更愿意到上海、北京、深圳去工作,甚少有愿意留在天津工作的。這個是客觀原因,是暫時難以改變的現實。只有天津的服裝品牌做大、做強之后,才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設計師留在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