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一句話,我可以很輕松地能夠擁有我的一些高級定制的客戶,他們對我來說是很好的傳播者,有一定的價值的存在。在這個基礎上,我的另外一個商業鏈條,因為有這種影響力的存在,我要去滿足不是高級定制的人群的需要,這樣的話,今年一年的時間,正式開始啟動這件事情,這個牛仔的系列,在這兒特別想現場做一個試驗,在座的同學們還有一些老師,哪位穿牛仔褲的?超過兩條以上的?其實就是大家對牛仔褲的熱愛,我是牛仔控,今天來的時候,我還在想穿禮服還是穿正裝還是穿套裝。
我1999年做第一場發布會,2000年做第二場發布會,第二張發布會所有的面料都是用牛仔,那個時候對牛仔的癡迷程度,大家對牛仔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牛仔很休閑,難道牛仔不可以有一種另外一種生命,另外一種形象嗎?我在2000年做牛仔發布的時候,嘗試用牛仔做禮服,禮服在很多人觀念當中,很奢侈的手工,各種水晶,很奢華的裝飾,包括沒有柔美的面料等等。如果說用牛仔的面料做成非常優美的,很大氣的一件禮服,是不是能和所有的極其奢華的禮服當中脫穎而出,顯示出這個人的性格,這個性格可能和我內心想要的是一樣的,我平時是特別中性的性格,我就說在做新的創造,文化創造,我希望這么多年,我對牛仔的喜愛,對它的癡迷以及它的瘋狂,希望從美學上面,生活美學上面以及對設計上面自己理解的角度上面,能夠把牛仔有很好的延伸,我的最終目的希望有一天,不管在中國還是在好萊塢,還是在另外一個很隆重的頒獎舞臺上,能走在紅地毯上的某一個明星或者N多個明星,能夠穿著我的品牌,這是我的一個夢想。
所以目前我的商業模式,我會分幾個不同的系列,在我牛仔大的框架里面不同的系列,其中一個可能會和很多在業內非常有影響力的明星,像夏雨、胡軍,他們對牛仔的癡迷和我不相上下,我跟他們有商業的合作,可能我們之間會達成新的系列,我相信他們自己會很喜歡,他們會用他們的方式來傳播牛仔新的理念,同時喜歡他的粉絲們,我相信也會對他設計出的產品,進行了解,我們設計不同的系列,每個系列一定有一個元素和這個人融為一體的,這樣的話是發射性的方向,去針對不同的人群,這種系列,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牛仔系列希望非常優雅的,非常自信的,非常獨立的這么一個產品定位,我們有另外一個系列,滿足更多的真正像在座很多喜歡牛仔的朋友們,不但是休閑的時候穿,在某一天出去會談,小的party的時候,同樣可以穿一個牛仔,這個時候牛仔肯定加一些裝飾的東西,很漂亮的牛仔庫,很漂亮的牛仔背心,這個背心變成時裝化了,這樣的現象可以去party,非常時尚的地方,周末也是很休閑,很個性化的場合表現自己。
我太喜歡牛仔了,就像賴老師講的一樣,時尚和創意要從中心出發,從心里面,我對牛仔的改造,對它的新的生命點賦予更多的元素,這個元素是為了,牛仔還有另外的生命,讓你在紅地毯反映出你的性格,不同的風采,希望到時候大家多一些關注Marry Model牛仔系列。
提問:文化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文化大革命是去除舊文化,現在提文化運動,我有點擔心。
馬艷麗:我突然想起來中間有一個經歷,我相信大家對國際上的一線、二線品牌比較熟悉,迪奧、LV沒有不知道的,大概在六七年前的時候,第一次看到迪奧在中國的高級定制的展覽,印象非常深刻,當然那個展設計的非常漂亮,很現代,我看到第一件衣服是黑色的裙,我看見它的工藝,這個東西對我來說沒有太大的觸動,觸動的是我在旁邊小牌上面寫著產品出生的時間是1947年,當時給我的感動非常大,我就在想,1947年在歐洲這樣的一件衣服已經出現在市場上,經代表當時在歐洲的一些人的生活水準。
1947年的時候,我在干嗎,我們在干嗎,我們在穿什么樣的衣服,我講這個例子是,1947年他們的衣服做得很漂亮,中國處在非常特殊的時期,到今天像窮人也好,中國有很多新的設計師品牌,他們慢慢體現出他們的價值,有一些其實已經非常優秀了,我突然想起來前面有一位嘉賓問的問題,批判這樣的概念,我就在想,我們可能還有欠缺的就是心態,因為我們有不足的地方,我們一定也有優勢的地方,最重要的需要一個周期,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剛剛瓊耳一直提到的時,這個時候,不管媒體還是政府,還是在座每一位消費者能夠給予給予的包容和鼓勵,你的抱怨能夠讓品牌做得更好,你抱怨吧,這種抱怨沒有任何意義,包括我自己也一樣,最理想的,最理智的,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也看到做得最好的東西,這個過程當中讓自己最好的方式,最理智的方式讓自己進步最快,技術做得更好,而不是消極的態度面對現在環境,我們中國很多設計師成功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