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銳設計師品牌來說,打開銷售渠道不易,被高級百貨公司引進更是難上加難。日本設計師江角泰俊的同名品牌Yasutoshi Ezumi成立不過四年,卻已征服了伊勢丹和西武這樣的老字號百貨公司。這位1981年出生的設計師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江角泰俊:一個時裝設計師的成長邏輯
江角泰俊說, 他的設計都建立在嚴密的“邏輯理念”之上,即“把衣服設計成它們原本該有的樣子”。
江角泰俊(Yasutoshi Ezumi)的工作室位于東京市中心,距離澀谷站至多七八分鐘的路程。這樣的黃金地段多少讓人吃驚。我們循著地址而去,最終來到一幢大型建筑物前:澀谷區文化綜合中心。乘電梯上到十樓,眼前是一個純白色的創意空間。原來,這個叫作“文化服裝孵化基地”的地方隸屬日本服裝文化學院,相當于一間本土年輕設計師的集合工作室。
就像日本流行的“集合式住宅”一樣,這兒的公共空間寬敞,設施一應俱全,11 間個人工作室則相對緊湊。最重要的是,這兒租金十分優惠。
以江角泰俊的工作室為例,面積約26平方米,月租金為84000日元。這個長方形空間被完全用足,一側擺放著幾臺電腦,另一側就是制作區域,打版師正在大工作臺前忙碌著。一身黑衣的江角泰俊從最里面的位子上站起來,把我們帶到大廳的會客區落座。不遠處,另一位年輕設計師和他的助理正在一排衣架上整理新系列,看起來是為拍攝或展示做著準備。
采訪開始不到五分鐘,江角泰俊便跳過翻譯,直接說起了英語。“我更習慣用英語來談論時裝設計。”他說。“Design as it should be”是他的設計理念,即“把衣服設計成它們原本該有的樣子”。“我所有的設計都建立在嚴密的‘邏輯理念’之上。在此引導下,最終形成了一種高雅和現代感并存的設計風格。”他的英語雖然帶有濃重的日本口音,但卻快速流利,毫無停頓。順理成章
日本是一個規矩繁多,“理”字當先的國家。從這一點上來說,江角泰俊的設計邏輯很日本。
Yasutoshi Ezumi 2013 秋冬系列“Anima”中的一件禮裙,布料上的花卉圖案是他親自繪制的
江角泰俊(Yasutoshi Ezumi)
1981 年出生于日本廣島。
先后就讀于日本寶冢造型藝術大學和倫敦中央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2007 年進入 Aquascutum 擔任針織設計師 。
2010 創立個人品牌 Yasutoshi Ezumi。
2011 年秋冬開始參加日本時裝周。
2012 年成立公司Ri Design。
2013 年春夏與 Anteprima 合作推出“ANTEPRIMA +YE”特別系列。
Yasutoshi Ezumi 工作室里的制作區域
而他的設計手法與風格卻相當摩登和歐化。回顧他的人生經歷便會發現,這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江角泰俊出生在一個非常傳統的日本家族,父親是僧侶,同時也是大學物理教授,奶奶則是一位和服裁縫,帶給他最初的服裝啟蒙。“我們世代居住在廣島的一座寺廟里。”這一切在旁人聽來充滿著傳奇色彩,他卻說自己當年不過是個愛打扮的普通高中生,18 歲高中畢業時,他的理想職業是‘時尚造型師’,因而選擇了寶冢造型藝術大學。入學第一年,他生平第一次親手制作了一條連衣裙,直到那時,他才開始向往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
江角泰俊把留學倫敦視為自己的設計生涯起點。“我的設計風格形成于在中央圣馬丁就讀期間,我不僅學會了如何做出好的設計,而且明白了這種能力是可以靠自己不斷培養起來的。”畢業后,他先是在 Alexander McQueen 擔任助手,他用“美而不失邏輯”來形容McQueen的衣服,“每一個小細節都必須精心對待,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做出那樣精彩絕倫的設計。”
他在倫敦的第二份工作是擔任Aquascutum的針織服設計師,他在圣馬丁主修織物設計專業,所以針織一直都是他的強項,也是他當初決定回日本創業的主要原因。“倫敦針織工廠的選擇并不多,生產工藝也有限。而日本這方面資源卻相當發達。”就這樣,他回到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Yasutoshi Ezumi。等待他的不僅是更豐富的生產資源,還有更熟悉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