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Jamie來說,為什么會進入時裝這個行業,全是源于熱情兩個字,而熱情則源自于熱愛。Jamie從小就喜歡時裝,因為她覺得時裝是最貼近身體,也是最貼近生活的“游戲”,從每天早上醒來打開衣柜的剎那,“游戲”就開始了,它開啟我們的每一天,當下的心情如果比較叛逆,自己就想穿得酷一點,開車上班的路上聽點搖滾樂;如果今天比較慵懶一點,或許就想把自己裝點得比較girly,聽點爵士配早餐。
羊城晚報:你對時尚買手有著怎樣的解讀?
Jamie:喜歡發掘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對時裝的熱情是必要的,買手就像一個挖寶藏的人,一個看到寶藏會興奮的人,和一個把挖掘當成例行公事的人,散發出的態度是很不同的,買手的態度絕對會影響一間買手店的氣氛,你是要帶怎麼樣的訊息給你的消費者,你想傳達什么理念,還是你只把這一切看成商業行為的買賣,這是很重要的。
羊城晚報:時裝買手的市場活動操作有哪些,可否談一談你是如何操作每個步驟的?
Jamie:首先你要非常能夠掌握你的顧客需求,這可以來自大量的資料數據,從上一季度的銷售統計里,去厘清一些基本的客戶需求,另外和銷售員的互動也非常重要,他們是第一線面對顧客的先鋒,在他們平時和顧客的相處之中,有許多重要的資訊,可以常常去店里走走,直接接觸你的銷售員,從這些資料里得到顧客偏好的顏色、款式、價位、材質等等,對采購人員是非常大的幫助,另外隨時吸收大量的流行資訊,絕對是必要的,買手店必須在堅持自己的特色走向之下,永遠保持在流行產業的尖端,一定要走在最前面讓別人來追,這個節奏一慢,就完全沒有競爭力了。
羊城晚報:在當時尚買手的過程中,有沒有碰到過比較棘手的事情?
Jamie:比較棘手的事就是有些新銳設計師的設計風格還不太穩,每一季的風格變動太大,可能上一季很適合我們的店,下一季又不適合了,我是很習慣找到適合品牌就長期配合的買手,因為我覺得要教育顧客也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羊城晚報:你如何評價廣州消費者的時尚觸角?
Jamie: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的時尚特質,這是由城市中每個人的穿衣風格疊加起來的印象。臺灣人的穿衣風格受日本的影響較大,精致、清新,北京上海的時尚人群就比較接受歐美大氣的穿衣風格,而廣州因為與香港的地緣接近,受香港的影響較大,喜歡混搭及街頭風格。來廣州幾個月了,隨著對這座城市的認識加深,我能不斷發現許多興奮點,觀察不同城市里人群的時尚風格、穿衣習慣,是我愛做的事情,也是我喜歡在不同城市游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