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英美和Katie的采訪在她們位于首爾江南地區的店鋪里進行。女兒Katie率先到來。她穿得很簡單:黑色毛衣和黑色褲子。坐下后,她點了杯冰咖啡。于英美在半小時后到來,著裝也是素色為主:白色圓領T恤,黑色西褲,披著一件黑色風衣,表情有些嚴肅。她讓助手拿了一杯熱茶。
母親到來后,Katie的話就有些少了。她不會搶先說話,而是更傾向于補充母親的回答。盡管在許多生活細節上,曾長期留學倫敦的Katie已經歐化,但東方人對長輩的尊重,在她身上還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們所在的這棟名為“Man Made Wooyoungmi”的四層樓建筑,落成以來已經成為首爾的一個著名時尚地標。一樓是咖啡館兼具藝術品展示區(于英美熱衷與藝術家合作,從2012春夏系列開始,她已經與6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進行合作),二樓三樓展示Wooyoungmi當季系列,四樓則屬于去年2月份入駐的Solid Homme。
事實上,最晚入駐的Solid Homme,反而是于英美在進入產業之初最早推出的品牌。1988年,于英美從首爾大學畢業,創立了公司“Solid Corporation”。同年,她創建男裝品牌“Solid Homme”,并在首爾開設了精品店。從此以后,她在韓國時裝圈成就了多個“第一”:韓國第一個設計男裝的女設計師,第一個在巴黎走秀的韓國設計師,第一個加入法國時裝工會的韓國設計師。
2002年,于英美在巴黎創立品牌“Wooyoungmi”,并開始在巴黎男裝周上進行發布。四年后,巴黎第一家“Wooyoungmi”專賣店開業了。至今為止,身為法國時裝工會成員的她已經在巴黎男裝周上拼搏了近七年,Wooyoungmi也在高手云集的巴黎男裝界擁有了一席之地。
2012年春夏廣告,韓國畫家Lee Song根據該季主題創作了關于城市的畫作
2013年春夏廣告,破碎拼貼是韓國藝術家Osang Gwon作品的特征
2012年秋冬廣告,德國畫家Clemens Krauss的油畫主題關于愛和被愛
于英美的作品色彩清新淡雅,透露出少男般的性感,明眼人一眼就可以識別出她的風格。“相較于那些想法大膽,但執行力嚴重不足的設計師, 于英美用時髦的觀念和完美的呈現,讓人對她的設計信服。”這是巴黎時裝評論人對她的評價。
有著一顆闖蕩之心的于英美,在韓國剛出道時就展現了她的先鋒氣質。這與她的成長環境不無關系。她生于1959年,當時朝鮮內戰結束不久,國內政局動蕩,百廢待興。在特殊時代長大的于英美,擁有獨立果敢的性格,在事業上敢為天下之先。1993年,在韓國時尚圈漸漸站穩腳跟的于英美和朋友們一起發起了首爾“新浪潮”運動。他們自己辦秀,同時為有著設計夢想的年輕人提供展示的平臺。這個平臺,就是如今首爾時裝周的前身。提起那段往事,于英美說:“那時憑著的是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
相比白手起家、贏得成功的于英美,她的女兒Katie擁有優越而穩定的成長環境。于英美記得,為了照顧女兒,她盡量把Katie帶在身邊工作。Katie從小就在面料堆里長大,她的玩具就是堆在屋子里的布料。以前房子不大,創立Solid Homme時,時年兩歲的Katie經常被掩蓋在布料之下。“可能這也就是為什么女兒慢慢地對時裝有了興趣吧。”于英美笑著表示。等到時機成熟,Katie就被母親送去倫敦念書,后來考上了圣馬丁藝術學院。差不多也在這一時期,于英美在巴黎開了店。大學畢業之后,Katie回到首爾,在工作上成為母親的左膀右臂。
不過,直到2015年春夏系列發布,Katie才算是真正意義上參與了品牌的設計。提起此前的經歷,她謙虛地說:“那時其實不怎么懂,就是幫著母親做一些雜事。”
如果說2014年秋冬系列講述的是男人的狀態——一個參觀藝術館的嚴謹男人,那么2015春夏系列的設計重點則是呈現男人的態度——一個無憂無慮,風趣可愛的男人。兩個系列之間有著很明顯的分界線:于英美喜歡優雅的男人,年輕的Katie更傾向于休閑和時髦。“這個男人絲毫沒有被朝九晚五的著裝約束。”Katie說。沿著陽光普照的海岸線,這個男人漫步在陰涼的木板路上,隨意的態度讓人心動。帽子微微拉低,寬松的大衣松松地綁在腰間——他在穿衣風格上沒有束縛與邊界,可以穿著他最喜歡的印花T恤,搭配昂貴的夾克和寬松的褲子,配以慵懶的步伐。
Wooyoungmi 2015春夏男裝系列
談及新系列,于英美說:“Katie的加入無疑是一次挑戰。我知道外界的評價好壞參半,但這些正好可以作為我們探討未來的方向的參考。”與此同時,她斬釘截鐵地表示:“一個品牌變得更為年輕,那無疑是好事一樁。”公司由于英美和妹妹于瑞希一手創立,作為家族企業,其最大的優勢就是穩定,但穩定也是一把雙刃劍。當所有品牌都在往年輕化發展時,Katie的出現正合時宜。
成為品牌藝術總監不久的Katie則坦言,其實自己的壓力很大。“我一直和母親共事,習慣了這種狀態,好像生來就該這樣。我很早就知道母親是如何辛苦工作,那時的我常常以審判的態度對待她的工作。但是如今,讓我一個人去擔當一個系列,我開始有些害怕。”Katie說,她的恐懼 “突如其來”。“我并不想改變品牌的DNA。”Katie說,順勢側臉看看母親的表情。“人們會看到新的DNA和過去的經典融合在一起。”于英美補充道,“這是一次有趣的旅程。”
Wooyoungmi 2015春夏男裝秀后臺。這是于英美的女兒Katie Chung成為創意總監后的首秀。雖然她并未開辟一條完全未知的路數,但是從制作到成品可以看到Wooyoungmi更加精心的運作,而品牌的DNA也更為年輕。
家族事業的核心
在亞洲時尚圈,成功的女性設計師可說鳳毛麟角。就算在全球時裝業內,從事男裝設計的女性設計師也是十分少見。相比起各種創立于黃金時期,發展在優越年代,到如今已經擁有光輝歷史的老牌時裝屋,Wooyoungmi無疑是年輕的。不過,這個品牌在短時間內綻放出來的前瞻性,讓時尚圈里的老輩們都為之側目。它的優勢很明顯:亞洲人的形體和西方人有很大區別,于英美更懂得亞洲人的時尚訴求。
“我的設計核心思想來自建筑藝術。”于英美說。從事建筑設計的父親是她心中最佳的靈感來源。在很小的時候,她就開始頻繁接觸建筑藝術。2014秋冬系列中,對于圓形的不同詮釋,正傳達出她對建筑藝術的敏感。
作為韓國時尚圈的“新浪潮”人物,于英美早已經拋開地域和文化差異,讓設計變得更為摩登現代。雖然歐洲市場對亞洲設計師的態度已經變得越來越開放寬容,但對于如何靠作品去贏得歐洲市場,于英美一直在思考。“Wooyoungmi的形象,是理想中那個介于青春期與成年男性之間的形象。”她說,“同時我最強烈的靈感來自于藝術與文化,我相信時尚也可以幫助人們逃離世俗。這就是為什么Wooyoungmi很重視和藝術家的合作。對于如何將品牌概念分享給更廣泛的受眾,藝術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一部分男性而言,時裝也可以說是一筆小的投資,一個男人可以借由外表的煥然一新而得到某種樂趣。
于英美和女兒Katie在首爾的“Man Made Wooyoungmi”店內接受專訪,兩人身后是古巴藝術家Guerra de la Paz的作品,他為Wooyoungmi創作了2014秋冬廣告
隨著品牌在全球的拓展,Katie的加入也在情理之中。“她在英國讀書的時候,我開始想要在巴黎辦秀。我第一次在巴黎走秀時,沒有人認識我們,Katie從倫敦到巴黎來幫忙。這也是她參與的第一場秀。如今,我通過女兒去傳承這個品牌。雖然我們已經在巴黎嶄露頭角,但這個品牌想要更進一步,還需要她的加入和努力。”現年56歲的于英美說,“總有一天我要退休,Katie會接管品牌。”她透露,對2015春夏系列,女兒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去設計和制作。“我為她自豪。”她同時表示,“無論何時,如果Katie需要我,我都會回來繼續工作——為了這個品牌。”
2015年春夏廣告,奧地利畫家Christoph Schmidberger的水彩作品營造出夏日迷情
在一個家族企業,品牌仿佛一根紐帶,連接了所有人。對于英美和Katie而言,這個品牌不單單是屬于“母女設計師”的。所有的女性都在這里一起共事,形成一種女性力量的集合。就像男性設計師慣于通過想象為女性設計服裝,在Wooyoungmi,女性通過想象力來為男性設計師服裝。如同回到母系社會,她們掌握著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