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這些客戶打交道有些共同規矩要遵守。首先是小心地拿捏與顧客之間的距離,足夠熱情而又不過分親近。發送活動邀請和通知新品上市時也堅決用短信而不是電話,以免打擾到別人。
還要讓來到店里的客人有私密和尊貴感,大多數高定工作室選址都會避開那些太過熱鬧的區域。王培沂的工作室在一個藝術區的二樓。客人在預約時間上門,之后會被迎到一間專門的會客室,與王培沂或者工作室的另外兩位設計師單獨會談。會客室只有大約20平方米左右,布置得很精致,色彩柔和的絨面沙發和繁復閃亮的水晶吊燈看起來價格不菲。
會所通常做得更加極致,去年年底成立的弼禧薈設在北京一所高級公寓,出入大門需要刷卡,會所門口還有保安勸阻非會員進入。而且,公寓里沒有道路標牌指引,普通訪客也難以發現它的所在。
穿過一扇普通的房門,裝修豪華的弼禧薈被劃分為四個接待區,分別是會客區、男裝區、女裝區和女式禮服區,以及兩間試衣室。通常,這四個接待區不會有同時待客的情況,以避免客戶在店內相遇。
這個300多平方米的小會所也并非一直這么清靜,為了吸引客戶,弼禧薈定期舉辦一些小型時裝秀,“但是我們會嚴格控制人數,邀請的嘉賓不會超過30個,讓客人維持私密的感覺。”弼禧薈產品總監Kristine說。
弼禧薈采用邀請會員制,繳納不菲的會費后,不僅能夠享受駐店設計師的貼身服務,也同時擁有了一個私人社交平臺。在會員們不斷拓展人脈的同時,弼禧薈也以此為基礎,搭建屬于自己的客戶人脈。
明星效應
人脈是設計師最重要的資源。毫無人脈基礎的設計師,絕不敢輕易涉足定制時裝這一行。王培沂的工作室注冊于2005年底,除了接受采訪和舉辦時裝發布會之外,沒在任何公眾渠道上投放廣告。在創立個人品牌之前,王培沂有過好幾家服裝公司的就職經驗,結交了一大批模特、攝影師以及媒體人。他們為王培沂免費拍攝了第一套時裝大片,并且將他的作品推送到時尚雜志編輯面前。當明星為雜志拍片時,王培沂的設計得以和Lanvin、Chanel等國際大牌一起,供明星挑選。
現在,王培沂已經在時裝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今年2月,他在米蘭時裝周辦了一場時裝秀,是中國設計師里的首例。但更多的人熟悉他,是因為他給太多女明星設計過禮服,一度被稱為“中國紅毯第一人”。
根據設計風格的不同,設計師們一般會與不同類型的明星保持長期的關系。比如郭培擅長中式風格的華美大裙,她的第一個大牌顧客是民歌手張也。依靠張也牽線,郭培很快就在民歌手的圈子里打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