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作為2015“一帶一路”中國(蘭州)國際跨境電商物流大會專題活動之一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運營經驗交流會在蘭州舉行。交流會圍繞著“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中歐班列”等話題,來自全國各地政界和企業代表分別交流了自己在建設和利用國際大通道過程中的經驗。當天的會議上,中國物流城市聯盟中歐貨運推進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以下為交流會發言選登。
搶抓“一帶一路”新機遇變內陸城市為口岸城市
成都市物流發展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陳仲維
“"一帶一路"戰略使西部的一些城市迎來了歷史上難得的發展機遇。如果抓住這次機遇,那就可以使西部城市由內陸城市變為口岸城市。”陳仲維的一番話吸引了全場嘉賓的注意,在眾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城市中,如何抓住機遇成為“口岸”城市,是大家都關心的熱點問題。
“我特別要強調的是,一個區域只能有一個樞紐。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所有的城市都想成為樞紐,從物流的角度來講是不經濟的,也不符合樞紐的規律。”陳仲維認為,一個樞紐一定是一個區域的貨物集散地,這個貨物集散地應該有產業支撐。樞紐和樞紐之間連接,然后跟這個通道,跟國外同樣的區域發生關聯。他表示,各個城市應該認真思考是否具備成為樞紐的條件,如果不具備,那么如何和樞紐進行合作和連接則是這個城市或地區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問題。
無良好的供給源 電商是無米之炊
商務部世貿組織非洲委員會主席程志剛
當天的交流會上,程志剛從世界貿易的角度和與會嘉賓分享了國際跨境電商以及通關便利一體化的現狀。程志剛重點對跨境電商的跨境和優勢進行了分析。首先是跨境電商的供給非常重要,在沒有良好的供給源的時候,電商是無米之炊,所以建立海外中心是非常關鍵的。第二是通關便利性,沒有通關便利性,那就沒有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第三是全流程,程志剛認為,真正的跨境電商一整套的體系都得建立起來。第四是協同,要點是兩個,一個是數據,一個是物流,通過這個協同,跨境大通道才能真正建立起來。
做跨境電商主要是格局 核心是眼光
國際物流協會主席官紹良
官紹良認為,做跨境電商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格局,其核心就是眼光。要推動“一帶一路”國際跨境電商物流,利用區域,區域是很重要的。官紹良認為,跨境電商要利用多市聯運,不單單是空運、海運、鐵運。目前“一帶一路”國際跨境電商還沒有人去推動,眼下這在國際上也是一個關注點。所以,誰能夠先推動“一帶一路”國際跨境電商,誰就是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