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商務的深入發展,以農產品生鮮為特色的電商平臺越來越多。除了為數不少的農產品生產企業紛紛“試水”外,大型零售商超也開始了網上賣生鮮,此外,一些專業平臺如天貓、京東也將目光投向農產品銷售。雖然發展勢頭較猛,但是冷鏈物流卻成為制約電商發展的一大瓶頸。
近年來,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得到迅速發展,成為第四大類網上熱銷農產品。由于生鮮類的農產品對于物流配送要求較高,既要保持食品的新鮮,又要保證到達的速度,這就決定了電商平臺的發展離不開冷鏈物流。冷鏈物流比一般常溫物流要求更高、更復雜,但卻對電商平臺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冷鏈建設關系到電商的成敗,冷鏈水平決定著電商的競爭力。
但是不可否認,冷鏈物流的建設仍是電子商務的一項短板。由于冷鏈物流所需要的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產品上網銷售的種類,目前只有附加值較高的農產品才負擔得起。冷藏車、冷藏庫以及鐵路冷藏箱運輸的投資較高,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加之城市交通擁堵情況嚴重,高額的物流成本令很多電商望而卻步。為了降低成本,不少電商采用半程冷鏈配送模式。此外,冷鏈配送的范圍更有局限,一些電商的配送范圍不包括較為偏遠的郊區。
從數據上看,生鮮是各大電商產業中最后一塊大蛋糕。有人預言,在生鮮電商的激烈較量中,得物流、得冷鏈者才會真正贏得市場和用戶。那么如何打通冷鏈瓶頸?
首先要加快冷庫的建設力度,這是在冷鏈物流建設中最基礎的環節,冷庫在整個冷鏈鏈條中,尤其是中上游的生產加工、儲藏、運輸等,起著無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但是目前,各地冷庫在建設上存在著重肉類、輕果蔬的現象,這一結構性的不合理應該盡快得到糾正。
在各路資本進入冷鏈行業之時,行業標準缺失的問題日益顯現,我們經常看到有敞篷車運送低溫產品,為了降低成本,有些司機半路關掉冷藏設備,半路“脫冷”現象普遍存在。因此,應盡快制定行業標準,對冷鏈物流進行規范,進一步提升行業水平。
此外還需建設更多的冷鏈倉儲配送中心,大力開發地方渠道,升級全程冷鏈系統,提高直采直送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