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讓消費者“印象深刻”外,企業傳播開始越來越注重“消費者表達”。
“利用新媒體聚合消費者、以創新方式建立品牌認知、依賴數字化途徑詮釋品牌精髓的新方法,將數字化的傳媒浪潮帶來的挑戰最大限度的轉化為新的營銷機遇。”
傳播的目的是什么?“傳播唯一的目的就是以更高的價格,將更多的產品更頻繁地賣給更多的人。”可口可樂全球首席營銷官的話一針見血。
事實上,無論是廣告宣傳、事件營銷,還是形象推廣和招商會等,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以更高價格、將更多產品,賣給更多的人。
“廠商若能致力運用廣告為他們的品牌建立最有利的形象,塑造最清晰的個性,必能獲取市場最大的占有率,進而產生最高的利潤。”20世紀世界廣告界公認的一位大師級人物大衛.奧格威認為優秀品牌要讓消費者“印象深刻”,比如百事可樂的青春、活力與自信,萬寶路的陽剛、粗獷、成熟、豪邁……
在很長一段時間,所有信息都單向流動——從企業到消費者。企業制定營銷計劃和預算時,主要的考量指標:有多少人會看到、聽到或讀到我們的廣告?
然而,這種模式的傳播效果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顯得越來越有局限性。現在,信息傳播都是多向流動的,消費者接觸點成倍增加,普適性的傳統做法也已經開始讓位于精確營銷和一對一傳播。或許,隨之而來的最重要改變就是,消費者能夠創建與品牌有關的內容,并通過網絡和其他渠道進行分享。
于是,除了讓消費者“印象深刻”外,企業傳播開始越來越注重“消費者表達”。這種表達更側重指消費者個人或團體與企業品牌之間的互動,如評論、一個“關注”、上傳照片或視頻、將相關內容轉發到自己的社群等。
80、90后消費群是善于表達的一代,社會化、互動化媒體的出現在他們中間掀起了一股股表達浪潮,企業要懂得利用娛樂、體育、音樂、流行文化等觸動消費者情緒的“流動內容”來激發消費者的討論熱情,達到品牌傳播效果。
“流動內容”是指那些吸引人、真實并具有文化相關性的創意內容,它們能夠在任何媒體渠道迅速傳播。它往往具有情緒感染力的故事,能夠迅速傳播開來,并且與品牌戰略和業務目標相關。
“誰敢拼上所有尊嚴,誰敢在巔峰從頭來過,哪怕會一無所獲;誰敢去闖,誰敢去跌,偉大敢。”這是8月7日倫敦賽場110米欄比賽結束之后,耐克官方微博justdoit發布的訊息,在24小時之內被網民自發轉發近13萬次并收到26000多條評論。
體育服飾巨頭耐克通過熱點體育事件成功地創造了與其產品相關聯的“流動內容”,極大地調動了消費者的表達意愿。
事實上,這并非耐克官方微博第一次被熱傳,8月6日吊環比賽之后,耐克發布的“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有絕對的偉大”微博,25分鐘之內被轉發2萬次;還有男子1500米自由泳賽后的“偉大就是讓世界紀錄追趕你”;以及羽毛球男單決賽之后的“偉大在球場兩邊”。
通過這些熱點新聞事件的“流動內容”,耐克詮釋了自己的“品牌態度”,引起了不少共鳴,也成功地讓眾多消費者成為其“justdoit”的品牌文化傳播者。
在2011年,耐克總的營銷預算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24億美元,但卻在傳統渠道上的廣告費用上減少了40%。這表明耐克已經不局限于通過廣告渠道去單向地進行品牌宣傳,而是希望通過新媒體與消費者發生更多聯系以及深度互動。
社會化新媒體的崛起是近些年來互聯網的一個發展趨勢。不管是國外的facebook和twitter,還是國內的人人網或微博,都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將我們帶入了一個社交網絡的時代。
事實上,隨著微博等社會化新媒體的發展,多種媒介形態出現裂變和細分,不同領域的傳播渠道不再涇渭分明,消費者將獲得自由選擇和接受有效信息的樂趣,自己決定選擇要看什么,并可以自由地上傳內容,成為自己中意品牌的傳播者,通過不斷擴充的人際關系,能使傳播效果經歷多次的“核裂變”。
淘寶網的“淘江湖”就是各位買家對淘寶上出售的寶貝進行交流、討論的好場所,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對寶貝的使用情況,對寶貝進行客觀的評價。用戶可以及時了解他們的最新狀況與動態信息,獲得更可靠的購物經驗與建議。
消費者往往相信同輩人所做出的推薦。有六成社交媒體用戶會對產品和服務發表評論,它們是消費者選擇商品的重要考量依據。
與此同時,生活形態的變遷以及消費群體的演進,要求我們在細分化加劇的消費市場中精準鎖定目標群體,在碎片化的信息環境中尋找同質化的消費者集合體,并通過契合完美的途徑,實現品牌理念的詮釋和傳播。
以交通工具為載體的移動電視新媒體,具有數字化、強迫收視、海量受眾和良好的廣告傳播效果等優點,能夠很好的滿足廣大企業和廣告商的需求,一度成為精準化營銷的代表。
通過公交廣告,企業不僅可以把廣告信息傳遞給車內形形色色的顧客,而且還可以利用傳統的車身外部的廣告標志把信息告訴更多的人。由于形式和尺寸上的多種多樣,而且公共汽車行駛穿梭在城市中,可以經過購物中心、大學、商業區、娛樂中心、超級市場、劇院、會堂等場所,它的路線幾乎包括了整個市區,傳播范圍甚廣。但它營銷成本高、傳播內容少、效果相對有限等弊病也隨之而來。
隨著傳播精準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營銷成本較低的網絡營銷也不甘人后,也開始在精準營銷上做文章。可以追蹤、研究用戶的偏好,這是互聯網相對傳統媒體營銷的優勢,也是其精準營銷的基礎。
在網絡中,每個ip背后的網民的上網行為、瀏覽習慣、注冊的個人信息,都可通過技術手段獲取、挖掘,通過對上述內容的長期積累和深度分析,廣告商便有機會深入了解用戶行為和喜好,按照每個用戶的行為特點、地域、興趣愛好等挑選最匹配的廣告信息。此外,分類繁多的網站也正在從各個層面將網絡用戶劃分為更為精細化的小眾群體,從而讓網絡營銷更為精細。然而,當消費者對網頁跳出的廣告熟視無睹,對視頻放映前的廣告植入心存憤懣……企業主們面對傳統的網絡精準營銷模式也開始變得躊躇。
顯然,這些精準營銷傳播方式顯得過于生硬。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80、90等新興消費群的日益成熟,傳播的營銷手段,不能因循守舊。企業需要了解自身目標客戶是誰,他們在想什么、看重什么、想要什么,并藉此制定差異化的營銷傳播手段,來打動目標客戶的青睞。同時,通過細微到心理學的用戶感知,來牢牢掌握住客戶忠誠度,并借此形成口碑,促進新的用戶推薦。
事實上,社會化新媒體、app等的大數據特性得到了很好地體現,企業可通過對社交平臺大量數據的分析,或者進行市場調查,能有效的挖掘出用戶的需求,利于企業發力精準營銷,同時也可以為產品設計開發提供更好的市場依據。例如,如果發現在社交網站上有大量的用戶尋找“森女”的信息,服裝企業就可以加大“森女”風格女裝產品的設計開發。
此外,企業的創意能力是有限的,但企業可以利用合適的內容來激發消費者對自身產品的創意需求,改進產品和服務。
優衣庫全球街拍網站uniqlooks上線之后,馬上推出了同名的app。當消費者不知道衣服怎么搭配的時候,他們會使用這款app來看看別人怎么做;而當自己感覺滿意時,會第一時間秀出來,從而吸引更多人感受到優衣庫的服飾之美。
與此同時,“消費者的聲音”對優衣庫公司不斷完善、改進其產品和服務,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