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產業并非是一個新興產業,在各個國家的發展都經歷了由不熟知到熟知,由不認識到認識,由沒規劃到成為戰略性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的過程。按照WIPO的界定,版權產業是指版權可發揮顯著作用的活動或產業,包括核心版權產業、部分版權產業、相互依存的版權產業與非專用支持產業四大類。核心版權產業包括新聞出版;音樂、戲劇制作、曲藝、舞蹈、雜技藝術;電影與錄像;廣播電視;攝影;軟件與數據庫;視覺藝術與繪畫藝術;廣告服務;版權集體協會組織。部分版權產業包括服裝、紡織品與鞋類;珠寶與錢幣;其他工藝品;家具;家用物品、瓷器及玻璃;墻紙與地毯;玩具與游戲;建筑、工程、測量;室內設計;博物館。相互依存的版權產業包括電視機、收音機、錄像機、CD播放機、DVD播放機、磁帶播放機、電子游戲設備以及其他類似設備、計算機和有關設備以及樂器。非專用支持產業包括發行版權產品的一般批發與零售;一般運輸產業;電話與互聯網產業。
我國版權產業起步較晚,但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從國家版權局獲悉,目前我國版權相關產業對國民經濟的經濟貢獻已占國內生產總值的近7%。伴隨著版權產業的發展,無論是國家的宏觀經濟層面,還是企業的微觀經濟層面,認識到開發、占有和經營版權這種珍稀智力資源的能力,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企業的發展能力、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因而版權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版權興業是大型企業的重要發展途徑。
版權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當今的全球經濟已經步入到知識經濟時代,版權產業作為知識經濟的一部分,與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環境等方方面面相互融合,與科學技術的結合日趨緊密,在提升國際競爭力和推動經濟發展上的地位及作用持續攀升。開發、占有和經營版權這種珍稀智力資源的能力,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發展能力、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一些發達國家,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已達到70%以上,而我國在這方面的差距還是較大,特別在版權產業方面。按照中國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項目組測算的數據,無論是通過匯率換算直接比較,還是按其GDP比重進行推算,我國版權產業均不到美國的l/6,我國核心版權產業增加值只有美國的1/l0略強。與國內國民經濟其他門類相比,2006年,我國整體版權產業不到制造業的1/5,核心版權產業不到制造業的1/10。而整體版權產業在美國、韓國是第一大產業,在英國、馬來西亞則是第二大產業。版權產業的這種狀況與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際地位是不相適應的。
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發展階段,如何淘汰處于產業鏈低端的高能耗、重污染、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發展智力成果為資源、知識密集型的、處于產業鏈高端的企業就成為的我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的關鍵。版權為產品帶來的高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優勢,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朝陽產業,其能否得到快速發展的意義凸顯的愈加明顯。
各級政府為發展版權產業,相繼出臺多項政策和法規,以及配套了多種資源,例如為降低版權交易成本,避免版權市場風險,促進版權成果的廣泛運用,更好地服務于版權相關產業發展,國家版權局公布的《版權工作“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作品登記、著作權合同登記備案和版權質押登記等工作,修改完善《作品自愿登記試行辦法》和著作權合同登記備案辦法,統一登記標準,規范登記流程,完善登記制度,進一步擴大作品登記、合同備案和質押登記的范圍和登記數量;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版權產業的發展,文化、互聯網、創意設計等版權產業已經成為深圳的支柱產業或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深圳產業結構中具有重要地位,出臺了《深圳經濟特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若干規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使得版權產業發展的法律環境不斷得到優化。
版權興業是大型企業的重要發展途徑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大型國有和民營企業。做大企業的同時,雖然有些企業成功進入國際市場,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但是在產業鏈高端、知識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企業數量還不多。
由于觀念、體制、機制上的種種原因,我國版權產業在作品創作和版權管理、保護、運用等方面的能力與水平還不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品市場競爭力較弱,相關企業未能把“版權”擺在經營、發展的核心位置,已有版權尚未實現充分利用,創作潛能和創作資源尚未得到有效開發,未能形成開發版權、擁有版權、經營版權、保護版權的經營模式。
與此同時,侵權盜版現象依然嚴重,公眾特別是政府官員和企業管理人員的版權意識比較淡薄等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版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因此,利用版權這一稀缺的珍貴資源,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產業地位,提高企業走向產業鏈高端,提供高附加值產品成為了企業做強的關鍵,是各大型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多家著名成功企業積極建立“版權興業示范基地”
版權產業受到了各級政府和眾多企業關注同時,也被提到了國家經濟和企業發展的戰略地位。如何有效地開發、占有和經營版權也就成為了政府和企業所要解決的問題。“版權興業示范基地”作為政府指導下的版權產業發展成功模式受到了各個主體的認可,對版權產業的發展有著很好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版權興業就是以作品的創作開發為核心,以構建版權管理保護體系為基礎,以占有和經營作品版權為動力,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的,推動版權產業又好又快地發展。在各個行業中挑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能以合法的手段不斷獲取作品的版權,擁有一批享有版權的產品,且初步建立起了內部的版權管理制度的行業領軍企業作為“版權興業示范基地”。
“版權興業示范基地”一方面幫助企業建立內部版權管理制度、扶持作品原創與開發使用等,引導版權產業強化企業自律,學會獲取版權、使用版權、呵護版權,自覺將版權意識和版權保護融入到企業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等各個經營環節中去,不斷提高企業利用版權產品贏取市場競爭優勢的能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向海外輸送版權產品的力度,開拓自主創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另一方面,多家著名的成功企業對此作出了積極響應,紛紛建立“版權興業示范基地”。繼騰訊、迅雷、奧飛動漫等各行業的國內領軍企業建立“版權興業示范基地”之后,最近有一家服裝設計行業的領軍企業廣東柏堡龍也取得了建立“版權興業示范基地”資格。服裝設計行業是一個新興行業,是我國服裝第一大國走向服裝強國的關鍵產業,柏堡龍作為國內服裝設計行業的領導者,每年的服裝設計款式高達1萬多款。在騰訊、迅雷、奧飛動漫等企業通過建立“版權興業示范基地”,提升版權保護意識,提高版權利用能力,增強企業持續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像柏堡龍一樣會有越來越多的行業領軍企業加入到“版權興業”這一個巨大的工程中來,從而實現我國經濟進入到下一個騰飛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