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紡織工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主動調整轉型升級,取得了又好又快的發展。今年以來,受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影響,行業運行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轉型升級攻堅難題突出。對此,紡織行業應該正確認識當前形勢,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堅定不移地踐行科學發展觀,堅持不懈地轉型提升,向建設紡織強國的宏偉目標努力奮進。
第一,要認清發展大勢、堅定克難信心。
正如胡總書記在7·23重要講話中所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而“在經濟發展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困局中正確認識當前形勢與發展大勢的關系,堅定渡過難關的信心和決心,對于紡織行業至關重要。
一方面我們應當看到,從當前的宏觀形勢來看,由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后續影響,紡織行業所面臨的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很可能在今后一段時期持續存在,在這種壓力下,行業原本未徹底解決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也會更加凸顯,這使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從宏觀調控層面看,圍繞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性任務,如何使經濟增長從投資拉動準確有效地轉向消費拉動、內需拉動,是當前擺在決策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因此,國家對刺激政策的拋出將相當謹慎,紡織行業要充分做好應對困難形勢的心理準備和戰略、戰術準備。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當看到,放眼“十二五”戰略機遇期,行業發展具備有利條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意味著多領域、多層次、多元化的紡織品服裝內需市場潛力的進一步釋放,更高水平的物質、技術基礎條件將隨著工業化推進向紡織行業敞開,這些都將為紡織行業提供更加充足的發展動力。國際方面,經濟全球化繼續深入,科技創新活動加速,也將為我國紡織工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承接國際紡織產業鏈高端轉移、吸收國際先進的產業技術成果等創造條件。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近期完成的企業管理者調查問卷數據測算,在2012年二季度紡織行業上游原料及產品市場需求疲軟,價格下行壓力巨大的情況下,行業景氣指數為50.8,位于臨界點(50)以上,表明紡織行業整體運行總體保持平穩。由此我們也看到,近年來,紡織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繼續穩步推進,外部形勢的復雜和嚴峻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倒逼機制,加速了調整升級的進程。因此,立足紡織行業的長遠發展,辯證看待眼前困難形勢,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發展中遇到的暫時困難,是當前行業企業必須跨越的一道心理門檻。
第二,要堅持科學發展,積極調整轉型。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既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也是紡織行業在新形勢下的必然使命和根本發展趨勢。我們應該看到,當前“發展”的要義是告別粗放方式和單純速度驅動,謀求質量和效益提升。在過去十年里,紡織行業在規模效益增長、產業結構優化、自主創新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綜合競爭力得到持續提升,其內在動力恰恰來自于行業始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方針政策的要求,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即使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后,在國際市場環境急劇惡化的情況下,紡織行業多年來堅持調整升級的成效發揮了根本性的支撐作用,帶動行業較早擺脫金融危機影響,實現了企穩回升。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紡織行業自身仍存在一些結構性矛盾和粗放發展問題,如部分企業仍然嚴重依賴市場需求及政策投資的拉動作用,自主內生增長的發展方式還沒有形成。
而解決這些結構性的矛盾問題,從根本上就是要按照《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建設紡織強國綱要》的要求,從加強科技創新、發展自主品牌、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優化布局結構、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完善公共服務等方面入手,進一步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產業升級,促進行業向著創新驅動、內生增長、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高效集約的科學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紡織產業由大到強的根本提升。
第三,要找準特色定位,努力練好內功。
“7·23講話”中提到,立足提高質量和效益,要“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而目前紡織行業發展實踐中不斷涌現出的一些新模式、新趨勢和新特點,比如企業跨國進行技術、市場、人才、原料等資源的配置,建立跨國的采購與供應鏈;企業內部加強資源的有機整合,促進物質投入與智力投入的深入結合,技術要素與管理要素深入結合;以及公共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展等,都是以企業為主體創新實踐的卓越實例。
面對當前形勢,企業的感受因個體發展差異而不盡相同,那些走在產業升級前列、科技與品牌發展較為成熟的企業明顯優于其他企業。因此,要想在當前形勢下、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培養自身良性循環的能力,企業永遠要做要好兩件事,一是“增強主體意識,找準特色定位”的戰略性選擇,二是“嚴格內部管理,努力練好內功”的基礎性功課。與此同時,市場主體活力的有效激發,亦有賴于決策部門的科學引導和行業組織的有效服務,有賴于充分市場環境的形成和公平競爭舞臺的搭建。
總體看來,我國紡織工業多年來經過不斷地調整、提升與發展,具備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和較強的國際競爭實力,雖然當前受到國際、國內大環境影響,行業發展遇到了一些問題,但隨著行業內在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進一步推進,隨著黨的十八大召開為行業提供更加豐富的思想動力和行動方法指導,相信紡織行業仍然有能力化解當前的各種風險,戰勝各種困難,盡快回到平穩、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